第A01版:
    

华青药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张青村传统集体企业转向现代企业的路径与启示

新乡市委党校调研组

编者按

华青药业是张青村创办的集体企业。30多年来,该企业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和国家发展大势,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建成现代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个有着100多名员工的中小企业,拥有30多项专利和多个外用制剂产品全国“单项冠军”,是名副其实的“小巨人”企业。华青药业既为农村集体企业转型指明了方向,又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样板。

华青药业是20世纪90年代初张青村学习刘庄过程中创办发展起来的村办集体企业。30多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张泽桥的带领下,该企业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秉承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科学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理念,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0多年风雨征程,华青药业不断发展壮大,效益高、速度快。2020年,公司产值1亿多元,纳税突破2000万元,纳税占比是同类企业的两倍多。同时,税收增速快,从2017年纳税1000多万元到2020年的2000多万元,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了翻番。公司在全国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

华青药业的发展道路,是农村传统集体企业转型发展和中小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市委党校、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组织力量深入调研后认为,“华青药业之路”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华青药业特色:“专精特新”

华青药业于1989年筹建并在当年投产,从最初产品只有脱脂棉和编织袋,逐步发展到现在涵盖外用制剂、卫生材料、药用包材、医药中间体等。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该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医药企业集团。尤其是在外用制剂方面,该公司位居国内该领域“单项冠军”。公司多年来致力于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专”。30多年来,华青药业始终专注于外用制剂产品的生产、销售和研发,产品涵盖软膏剂、乳膏剂、眼膏剂、酊剂、搽剂、溶液剂、滴眼剂、凝胶剂等8种剂型52个品种。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全国规模大、品种全、专业性强的外用制剂生产企业。

“精”。一是设备精。根据企业需要,华青药业与日本三菱、东芝、松下及德国西门子等世界先进设备供应商合作,精准设计、研发、量身定制设备,其精良程度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二是质量精。该公司多年来奉行质量至上理念,201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对该公司盐酸金霉素眼膏57个批次全国抽检中,合格率达到100%。

“特”。华青药业拥有一系列特色“拳头”产品,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布洛芬搽剂、氯霉素擦剂全国独家生产,红霉素软膏、红霉素眼膏、金霉素眼膏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新”。华青药业在制药设备应用及药品生产工艺方面不断坚持技术创新,并取得重大突破。近三年来,该公司取得发明专利2项,其他实用新型专利32项。2015年,该公司在全国率先通过无菌眼膏剂生产线GMP认证,为眼膏剂的无菌生产探索出一条新道路。

二、华青药业转型之路

起步阶段:传统集体企业起家。1989年,中央发出“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集体经济”的号召。正值新乡市开展“向史来贺、向刘庄学习”活动,时任张青村党支部书记张泽桥面对“集体空、没人听”的窘境,面对“张青干什么什么不成”的质疑,与村里的致富能人一起,通过自筹、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30万元,为了百姓共同富裕,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本着“办好了归集体、办砸了归个人”的初心,在缺资金、缺项目、缺人才的情况下,艰难起步、艰苦创业。为了攻克难关,张泽桥带领大家“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讲遍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依托当地化肥厂和新星药厂生产配套产品,从温州、焦作等地请来专家破解技术难题。随着一个个难题被攻克,华青药业发展步入正轨。到2000年,华青药业产值突破千万元。企业发展起来后,开始为村里提供各种服务,包括乡统筹、村提留、农电费、机耕费、学费、医疗费等社会保障,同时,还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此时的华青药业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集体企业。

转型阶段:股份制改革实现转型升级。进入新世纪,华青药业作为集体企业的发展瓶颈和弊端越来越明显。一是在企业内部,多劳多得难以实现,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二是村集体内部,多年来“躺”在企业身上“吃唐僧肉”,却还埋怨“唐僧肉”不好吃,怨怼、误解情绪愈演愈烈。在此“两难”境地下,华青药业今后的道路到底该怎么走?公司上下开展了大讨论。他们在多方考察先进地区经验,并充分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后,决定对企业实行改制。他们首先制定了三个原则,即保证群众(村民)利益不受损、保证充分调动经营者积极性、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其次,他们严格制订了改制方案:一是请专业机构对华青药业进行全面资产评估;二是集体资产确定为优先股,固定分红、优先受偿;三是设置自然人股,经营者持大股,鼓励企业员工和村民自愿参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四是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华青药业实现了企业法人治理、独立经营,既确保了集体资产不受损失,又激发了企业的活力。

高质量发展阶段:依靠创新走上现代企业发展道路。2010年前后,华青药业再次遭遇发展瓶颈。由于设备落后老化、没有拳头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员工整体素质偏低和年龄老化等问题,导致企业年产值持续徘徊在3000万元左右。如果再不创新发展,企业有可能陷入“中等发展陷阱”。华青药业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一系列论述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走出去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经验。他们依靠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

更新换代设备。华青药业投入巨资,将设备更新换代,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目前,该公司拥有自动灌封包装联动生产线,配有世界领先的德国西克设备影像采集系统、西门子控制系统、膏剂物料无菌传输系统、A级层流保护下的膏剂高速灌装系统及环境在线监测系统。一流的设备为华青药业走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打造拳头产品。拳头产品是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产值比重大的“关键性产品”。为增强企业竞争力,华青药业集中所有生产要素,全力打造4个高竞争力、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拳头产品,即红霉素软膏、红霉素眼膏、金霉素眼膏、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同时,该公司及时改进营销方式,抢占国内市场。目前,该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均达到60%以上,做到了全国第一。

坚持技术创新。华青药业自建技术研发中心,还与高校、专业研发机构搭建产学研平台,大力推动新产品研发及成果转化,2018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自主研发,先后获得专利34项。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强化学习提升。坚持“走出去”,组织员工外出参加各类培训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坚持“引进来”,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企业管理人员讲授经营管理理论;坚持“内训”,通过“网络管理学院”,全面提升员工的素质能力。

三、华青药业转型启示

农村传统集体企业必须勇于改制。传统集体企业普遍存在产权主体不明晰、财产占有大锅饭、组织形式封闭化等突出弊端,非常不利于企业发展。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终究会被市场淘汰。华青药业面对陈旧体制的桎梏,紧跟国家发展大势,勇于探索、敢闯敢干,大胆通过改制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同时,华青药业在改制中坚持从实际出发,既不忘集体企业为民的初心,又不忘以科学的原则和方案推进工作;既保障了群众利益不受损,又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华青药业的成功改制非常值得广大农村传统集体企业学习借鉴。

中小型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中小型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会出现动力减弱的趋势性变化,如何安全度过企业新旧动力“换挡期”?必须通过持续不断地创新。华青药业正是通过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变革,弥补了设备老化落后的短板;通过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形成了“拳头产品”和核心技术;通过理念创新素质提升,厚植了企业发展后劲。而这一切背后的关键之处还在于企业领导人必须具备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决心,必须具备勇于探索、先行先试的信心。只有这样,中小型企业才能避免跌入“中等发展陷阱”,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现代企业必须加强学习。现代企业要想不被市场淘汰,就必须及时学习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学习最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提升素质能力,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华青药业之所以30多年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是能够长期坚持学习。坚持“一把手”带头学,华青药业董事长张泽桥已经获得北大、清华等知名学府颁发的4个EMBA学位,在行动上起到了“火车头”率先垂范带头学的作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坚持企业员工“终身学”,华青药业将“外培”与“内训”相结合、“引进”与“自培”相结合,让“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让员工在“岗位成才”,让企业“学出成功”。通过不断打造“学习型”企业,华青药业最终实现了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

(调研组成员:蔡慧敏、郭婧、尚广鸶、张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