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新征程,新赛道,我们要实现“进五争四”目标,就必须办法更多、作风更硬、纪律更严,就必须突出项目为王、作风为基、纪律为纲,将其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长期坚持下去不动摇。
发展需要坚定信心,目标需要项目支撑,项目建设需要作风保障。“十四五”末,我市经济总量要突破5000亿元,在全省位次实现“进五争四”,GDP年均增速需保持在10%以上,五年需完成投资总量近9000亿元。从项目谋划情况看,我市围绕先进制造业、重大基础设施、城市更新等领域已谋划3400多个项目。同时,上级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的各类政策、重大项目在集聚。要想把利好政策效应发挥到最大化,把一个个项目落地见实效,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需要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
要严起来,做到干部廉洁。一谈到纪律规矩,有的干部总以为要求太高、框框太多,以至于只求所谓的干净而不干事;也有的总以为离自己太远,嗤之以鼻不当一回事儿,以至于蛮干、乱为。干事、干净、干练,这是对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归根到底让各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无论是冲刺全年目标任务,还是谋划来年“开门红”,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都在加大项目招引和落地力度,接触面广、项目多,从一开始就要紧绷纪律和规矩这根弦,不能碰的高压线坚决不碰,不能踩的红线坚决不踩,不能越的底线坚决不越。这一点,市委的要求是十分明确的,态度是坚决的,任何部门任何人都不能有丝毫的投机心理、麻痹意识、闯关心思、贪占念想。
要快起来,做到高效落实。机遇就在一瞬间,一步赶不上步步跟不上。客观上讲,一些工作谋划较早,但落实较慢,甚至无疾而终,尽管有多种因素,但根本上说还是各方面衔接得不紧、步子不快,一遇到难题就止步,工作没有形成闭环,执行缺乏精准问效。一些同志在岗找不到感觉,干事提不起精神,办事情、抓落实拖拖拉拉、疲疲沓沓。这与市委的要求、群众的期待相差甚远,也是此次作风纪律大整顿重点整治的内容。在谋划项目招引项目中,要坚持“快”字当头,比态度、比力度、比进度,扛起项目先锋的责任;在执行环节,以“13710”为牵引,敢担当、勇破难,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可能变为效能,推进项目高质高效落地,做到当天研究部署的不过夜,3天内要反馈报告的不拖延,7天内能落实解决的决不推到一个月之外,确保所有事项都跟踪到底、销号清零。
要优起来,做到项目优质。优,是一种追求至善的境界,一种用结果说话的导向,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要有做优工作的理念,在谋项目、引项目、抓项目全过程,一切都奔着目标去,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干成啥样算啥样。要有做优工作的韧劲,把企业的呼声、群众的心声作为第一信号,踏踏实实主动服务、热情服务、周到服务,遇到困难不简单说“不”,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坚决杜绝“门好进、脸好看,事儿还是搁着不办”。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战争年代如此,今天尤需承继。铁风铁纪,是树立形象、推动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激发干劲、保护担当干部的有力举措,也是今后长期坚持的主基调。让我们用铁的作风、铁的纪律、铁的担当,高质量开展作风纪律大整顿,持续锻造忠诚可靠、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助推项目建设更好更快,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