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为对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完善体制机制,辉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贯彻落实各级要求部署,不断在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切实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市场动力。
改革投资审批等制度。“标准地”改革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法宝”。所谓“标准地”,就是土地出让时把每块建设用地的规划建设标准(以容积率为基本指标)、能耗标准、污染排放标准、产业导向标准(以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为基本指标)、单位产出标准(以亩均税收为基本指标)等给予明确。企业拿地前,就已经知道该地块的使用要求和标准,经发改委“一窗受理”后,可直接开工建设,不再需要各类审批,建成投产后,相关部门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标准地”改革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和以前相比,企业拿地会更加理性,注意量入而出、适度消费,推动企业产业提档升级,增加亩均税收。
联合验收:建立统一的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机制。联合验收,是指建设项目完工后,从由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依法独立实施各类专项验收的模式,转变为“统一平台、信息共享、集中验收、限时办结、统一确认”的“五位一体”验收模式。联合验收在办理模式、办理时限及协调机制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联合验收工作实行全程网上办理模式,即依托于统一网络工作平台,实现网上申请受理、网上信息流转、网上资料核验、网上同步办理、网上限时办结、网上效能督查的“六网合一”功能。努力为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多办事便利。
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形成“集成套餐服务”。所谓“集成套餐服务”,是以企业和群众开办酒厂、开办美容美发店、开设药店等需求作为“一件事”,将办成“一件事”涉及的多个部门、多个层级、多个事项进行梳理,形成具体的办事指引,整合优化申请材料,再通过审批服务流程的优化重组,推行“前台窗口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一窗通办。“集成套餐服务”将申请事项所涉及的证照和部门全部进行打包,并全新开设“集成套餐服务”窗口。
以前,申请一种事项需要到不同的职能窗口提交申请材料;现在申请人只需将材料统一提交到“集成套餐服务”窗口,即可办理,真正做到了“进一扇门,只去一个窗口”。
为保障“集成套餐服务”有效落实,凡是申请事项所涉及的需要不同部门出具的证明、证照、批复等材料,一律通过数据共享核验,涉及多个部门的同一材料只提交一份,探索推行“一表申请”,最大限度减少各类申请材料。
近年来,辉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放管服”改革要求,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上持续发力,改革成效明显。下一步,该局在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在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推进网上审批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将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切实做到为企业服务,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宽松便捷、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冯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