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制造强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谋划了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奋斗目标。
制造业乃发展根基、经济主动脉。做大做强做优制造业,发展就有了本钱,现代化建设就有了强力支撑。就新乡而言,经过多年积蓄发展,产业基础较好、门类齐全、链条完整,不少产品遥遥领先国内同行业。中国起重机械名城——长垣市,1个小时下线38台起重机,10个大系列200多个型号的产品,飞天凌空,臂弯坚实,托举世界。中国封头之都——新乡县,封头企业占全国数量四成、产值占全国产业总产值三成多。不仅如此,红旗区的光电信息,牧野区的新能源电池,经开区的高端纺织,卫滨区的盾构机顶管机,辉县市的汽车部件,卫辉市的食品制造等,代表着“新乡制造”“河南制造”“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可以说,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特色、有力量,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完全能够实现目标,占据制造业强国一席之地。
当然,产业结构偏重,龙头企业不大、头部企业不多、本地配套率不高。化工、造纸、建材、煤电等传统行业占工业总量的三成,22户大型企业(集团)贯通上下游配套企业1600家,在本地仅有600余家。这些短板,必须全力加以弥补。
紧紧扭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就要全面落实省委作出的换道领跑战略部署,在传统产业上高位嫁接,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进一步做优存量、做大增量、抓住变量,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上取得重要突破,为制造强省、材料强省作贡献。
突出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创新改变一切,创新决定未来。对于我市五大传统支柱产业来说,这是我们发展的基本盘,不仅要稳得住,更要加快改造升级。要盯住技术化改造、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进行全要素、全流程、全产业链的改造提升,不断让老树发新枝。就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而言,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以及氢能与储能等,写入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这些领域必将迎来大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是我市的强项,氢能与储能是我市布局的两大未来产业之一,要抓住政策机遇,加强规划布局,推动创新突破和融合应用,尽快形成新增长极。
突出延链强链、联动发展。产业链条完整,资源供给、成本要素、市场谈判就有了话语权,也能共抗风险,增强竞争力。化工产业要做大,纺织产业要做长,现代家居产业要做强,食品产业要做深,生物医药产业要做优,新能源电池产业要贯通,都需要围绕各自产业链,抓紧编制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招商“四大图谱”,尽快补齐短板弱项。新乡县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对化工产业链重新规划,通过科技赋能、对接链接,“心连心”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做到了产业链上的“吃干榨净”。作为全国最早实施“链长制”的城市,长沙实施四级调度机制,22条产业链的产业链办公室,都有一张“全景图”,垂直供应链、横向协作链、链条上的企业、弱项与强项、历史与前景等信息一览无遗,实时更新,定期分析,做到了精准出击。
突出项目为王、生态为要。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需要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注入动能,需要金融、科技、人才、服务等系统生态来保障。项目为王、企业为大,“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正火热开展,推动着各县(市、区)、有关部门紧抓项目不放松、服务企业不断线。最为关键也十分紧迫的是,要尽快做大现有投资平台,积极引进省内、国内知名产业基金,发挥产业基金的资本优势和纽带作用,把创新链与产业链贯通起来,形成创新生态和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机衔接、良性互动,为企业发展、产业壮大提供融资支持、创造一流环境。
5年里GDP从5600亿元迈向万亿元,10年间培育3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肥近年为什么这么红?核心秘笈有二,一则另辟赛道、精准选道;二则国资领投、社会资本跟投,有专业研判,有果断决策,有精准把控,有完善风控,将龙头项目“扶上马送一程”,进入稳定期后,国资通过转让、减持股份等市场化方式退出。这为我们做大投资平台提供了有益借鉴。
对标先进,拉高标杆,潜心专注,牧野大地必然耸立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化新乡的梦想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