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
      

石榴花开红似火
——市发改委结对帮扶北关社区侧记

本报记者 郭书武

10月26日,“走千家进万户,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活动在新乡好人馆启动。在启动仪式上,市发改委代表介绍了两年来志愿结对帮扶北关新村的经验做法,引起了广泛关注。

红旗区东街街道北关社区北关新村,位于卫河南岸,虽名为新村,其实是一个有着20年历史的小区。

虽然这里没有物业管理,但是走进小区,可以看到一切井井有条,墙面、地面干干净净,老人小孩悠闲自得,整个小区充满着生机。

北关新村居民说,北关新村能有今天的面貌,对口帮扶单位市发改委志愿者的功劳不小,自从两年前市发改委与北关新村结对帮扶以来,这里的变化太明显了。

美化社区环境

改变环境从哪里做起?先从墙上的“牛皮癣”动刀。去年5月份,市发改委志愿者由县处级领导轮流带队,到北关新村开展大扫除、除杂草、规划停车线等活动。志愿者身穿“红石榴”志愿服务队队服,拿着扫把、簸箕、小刀、毛巾等工具,不怕脏、不怕累,认真清理杂物、处理破旧垃圾桶、铲除墙上小广告。

经过10余天的辛苦劳动,社区内的环境卫生和道路两旁脏、乱、差的情况得到了较大改善。

在打扫卫生的同时,志愿者还在小区宣传反诈、法治、防灾减灾等知识,营造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为持续提升小区居民居住环境,市发改委每周定期组织志愿者到北关新村开展环境大清扫活动,清除楼道小广告、杂物,拔除院内杂草。今年“7·21”特大暴雨发生后,市发改委志愿者及时与社区一线工作者取得联系,询问社区困难,积极开展灾后救援活动,并为社区送去了酒精、“84”消毒液、矿泉水、面包等物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为加大社区“创文”宣传力度,市发改委积极筹措资金,按照美观、醒目的原则,为北关新村更新了内容丰富的宣传展板,得到了小区居民的称赞。

提升文明素养

10月21日,在北关社区文体广场,市发改委第八志愿者小组以“弘扬爱国主义,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组织居民观看建党百年微电影《在场》,并组织有奖问答。这让居民感到惊喜,不但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而且还能得到一些心仪的礼物。

不仅仅是微电影,还有微视频,志愿者通过多种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居民日常行为的参照标准。利用“端午”“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市发改委志愿者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让爱国主义精神深入人心。

春节贴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代表着人们对新年寄予新期待。2月7日,市发改委第六志愿者小组在北关社区开展了“疫情防控宣传暨送吉祥”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向前来领取对联和“福”字的居民发放了疫情防控宣传倡议书,为群众讲解疫情防控知识。

传播文明新风

文明意识常驻心间,文明行为常伴左右。

因养犬而产生的社会问题时常引起公众的关注,甚至成为邻里不和的诱因。4月15日,市发改委第五志愿者小组深入北关社区,开展“倡导文明养宠,爱国卫生新风尚”主题活动。志愿者向社区居民发放“文明养犬倡议书”100余份,引导居民合理控制遛狗时间,带狗链遛狗,及时清理狗粪,定期给狗打疫苗。

传播文明新风,需要从各个方面着手。6月23日,市发改委第三志愿者小组在北关新村开展“倡导文明就餐 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健康生活理念,最大限度防范和减少餐饮环节交叉感染及食源性疾病传播,切断“口口相传”的疾病传染途径,推广文明健康的用餐新模式。在活动现场,志愿者发放“提倡公筷公勺 防止疾病传播倡议书”,并向居民发放筷子小礼盒,引导大家积极使用公筷。

由于结对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6月份,市发改委被红旗区委授予“优秀驻区单位党组织”荣誉称号。

主动担当,敢于作为。市发改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扎实开展社区结对共建工作,认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