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
    

笃定前行 誓当扶贫领路人
——记卫辉市供电公司驻村第一书记杨森

张锐 文/图

“哎,锡荣,又来看你的好兄弟啊?”10月17日,卫辉市太公镇许漫流村养殖户徐锡荣来到村委会,有村民这样打趣他。

“可不是,来找俺的好兄弟聊聊,看看下一步咋挣钱。”徐锡荣笑着回应。

说起他的好兄弟,那真是三天三夜他也说不完,可这位兄弟可不是他的亲兄弟,而是卫辉市供电公司驻村第一书记杨森。其实除了“好兄弟”这个称号,杨森还有“好叔叔”“好书记”的称号,而这每一个称号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徐锡荣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为增加收入,2020年年初他引进了1200只蛋鸭散养在核桃园里,让鸭子吃园里的杂草和害虫,排出的粪便又变成核桃树的天然肥料,“鸭树同育、一亩双收”的景象让徐锡荣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不料,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养殖业带来了重重一击,蛋商每公斤生鸭蛋7.4元的收购价远远低于往年,鲜鸭蛋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每日的饲养钱。眼看鸭子越长越肥、饲料越吃越多,鸭子养殖入不敷出的现状让徐锡荣抓耳挠腮,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驻村书记杨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细细算了一笔经济账:“徐锡荣家现在一共有1200只蛋鸭,日产蛋量大约75公斤,每公斤7.4元的生鸭蛋收购价格还得赔钱。而二次加工的咸鸭蛋市场售价是生鸭蛋的2倍~3倍,抛去腌制成本收入也是相当可观。”说干就干。以稻谷为食散养的鸭子,手工清洗的鸭蛋,花椒香料、芝麻、熟盐调配的泥浆、传统的腌制方法……腌制后鸭蛋蛋清雪白细嫩,蛋黄油亮,唇齿留香。

不仅徐锡荣忙,杨森和工作队也很忙。为了帮助徐锡荣拓宽咸鸭蛋销路,杨森和工作队队员变身“销售员”,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网络直播等多种渠道为徐锡荣“带货”,无添加、无公害、纯天然养殖且色、香、味俱佳的咸鸭蛋很快赢得了网络顾客的好评和回购,鸭蛋很快就销售一空。

初试成功,让徐锡荣又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也坚定了自己改变生产模式的信心。“中,你只要想干,我和工作队都绝对支持。”听了杨森这句话,徐锡荣拍着杨森的肩膀说:“你真是俺的好兄弟。”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6月1日上午,一首首红歌回荡在卫辉市太公镇许漫流村上空,一场名为“童心向党庆‘六一’——许漫流村小学唱红歌感党恩”活动正在举行。演出结束后,许漫流村小学的孩子们就把杨森围住问:“好叔叔,我们的节目好看吗?”

自驻村工作以后,杨森总是挂念着在村小学上学的十几名孩子,他先后联系了自己单位和社会中的志愿者来到这里讲授音乐、美术、体育、安全用电知识、思想品德等课程,让孩子们丰富了眼界、开阔了视野。帮助这里的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做新时代追梦人,为祖国的明天绘上灿烂的一笔。

“我发动身边的朋友,利用闲暇时间和孩子们学习的间隙,用各自的专业知识让乡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都能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为他们的童年加入一些不一样的风景。”谈起做这些事的初衷,杨森说。

自从这些活动开展以来,孩子们看见杨森总要问个不停:“好叔叔,这周我们要学什么?”

驻村干部干得好不好,得由村民说。从两位村民口中说出的“好书记”最有发言权。

4月28日8时50分,许漫流村52岁的村民许来富在农田干活儿时,突然感觉心慌、腿软、手麻、站立不稳。被邻居送到家中后,许来富爱人心急如焚,决定马上送他前往医院救治。然而此时家中没有人会驾驶车辆,就在情况万分危急之时,杨森闻讯赶来,招呼家属赶快把许来富搀扶到自己车上。

顺利抵达卫辉市人民医院后,杨森帮助家属把患者伤情交代给了急诊医师,经过核磁检查排除了脑出血的风险,确定了是血管内出现血栓。“幸亏送得及时,我们马上进行溶栓治疗。”急诊医生这样对许来富爱人说道。许来富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后,杨森又帮助许来富家属梳理了病人和陪护需要的必要用品,才驾车回到村里继续工作(如图)。

当日下午,杨森又电话询问了许来富的情况,许来富爱人告诉他:“俺爱人已经脱离危险了,现在正在恢复治疗中。真是感谢你啊!俺的‘好书记’。”

无独有偶。在2020年12月26日清早,许漫流村贫困户孔令根第一时间将感谢电话打给了杨森:“我们被拖欠的工资全部到账了。要没有你,俺真的不知道该咋办了。”

2020年6月到8月,许漫流村12名村民和4名脱贫户在郑州某建筑公司从事水电安装工作。但在该工程完工后,建筑公司以各种理由拖欠他们的工资。在之后的3个月里,孔令根和村民们通过多种途径一次次向该公司索要工钱未果。

在杨森的一次日常走访中,了解到孔令根和其他15名村民被恶意欠薪的烦心事,他一方面安抚孔令根和村民,鼓励他们通过正规途径讨薪,另一方面立即与卫辉、郑州的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咨询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准备需要提供的手续、证明等资料。

2020年12月16日,杨森陪同孔令根一同来到郑州经开区劳动监察大队,与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沟通。在提供了完备资料和证据后,郑州经开区劳动监察大队正式受理了孔令根和15名村民与郑州某建筑公司劳动纠纷一事。

2020年12月25日,孔令根和其他15名村民陆续收到拖欠工资到账的消息。孔令根在确认所有人欠薪全部到账以后,就赶忙电话打给了他心中的“好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