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景舟
回忆起读书,我想到是看起来和书毫不相干的四个字“废塑料布”。
小时候放学后,我和小伙伴儿常常一起到田野里捡废塑料布。我们把捡来的废塑料布凑在一起卖,卖得的钱我们不是吃喝,而是买书。
因为那时穷,大人没有多余的钱给我们买书。
有一本是用卖废塑料布的钱买来的书,让我看得如痴如醉。那本书的名字我虽记不得了,但那时如痴如醉看书的情景,却一直留在了我的脑海里。那是一本“战斗书”。那天中午开饭时,我刚好看到一个红军排长跳崖了。我很想知道他的生死,于是,饭也顾不上吃,直至看到那位排长的跳崖结果为止。
那时读书,只是为读而读、为喜欢而喜欢。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功利。
那时虽然没钱买书,但却有说书人。可说书人是流动的,在一个村里停留不了几日。每当我听到兴致时,他却转往他乡了。因此,我从未完整地听过任何一个说书人说的书。
后来,有了收音机。收音机里播放评书。收音机里的说书人不会走,每日会准时在那里等我。我终于可以完整听一本书了。
那时,在夏夜,小伙伴儿围聚在街上的土堆上,听收音机里的说书人说书。夜空很深,世界很远,乡村很静。我们幼小的心灵,完全沉浸在说书人所营造的那个神秘传奇的意境里了。
那时听书,也只是为听而听、为喜欢而喜欢。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功利。
那时上学也很美好。不但没有任何学业负担,上课时还常常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捡麦子,摘棉花。那时物资短缺,常常上了半学期还没课本。盼来了新书,犹如收到节日的礼物。新书散发着墨香,把鼻子凑上去,闻一闻,可真让人陶醉啊!可好不容易盼来的新书却舍不得用,用报纸包上书皮,珍藏起来。我至今还记得,有一次,我爬上木梯,把一本包了书皮的新书,偷偷藏在屋梁上。
可是,不知什么时候,这种喜欢却悄悄不见了,老师开始不让看闲书了。开始讲“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了;开始讲“不吃苦中苦、难做人上人”了;开始讲“若不好好读书就得干农活儿、拉架子车、搬砖”了。上学成了负担,读书成了苦差事。
即便是如此,在高考前,我还是在看《蹉跎岁月》。
如今的孩子不缺钱,也不缺书了。到处都是书店,还有怎么看也看不完内容的网络,可他们却再也没有我们那种单纯的童年了。他们被“鸡娃”,被“内卷”,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培训班。他们有了一个厚厚的书包,却无法享受读书的乐趣,和那种对书的喜爱。
有一次,我在给学前教育的研究生上课时,让他们毎人说一句最想说的话。想不到,他们竟不约而同地说:“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令人欣喜的是,现在政府的“双减”政策终于落地了。孩子们不用再做那没完没了的作业了,不用再上那没完没了的培训班了。他们终于有机会可以像孩子那样本真地生活、快乐地阅读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大家可能都对这句话深信不疑,但我始终对一件事怀疑:到底是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还是不同气质的人选择了不同的书。我更倾向于后者。要不,进入书店,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为何不同人会选择不同的书呢。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尼采说过,人生就是一面镜子,要在这面镜子中认识自己。毫无疑问,读书就是人生最好的一面镜子。
让阅读远一些和改变命运的联结,让阅读更多地和快乐、和欢喜、和乐趣结缘。
愿今天的孩子,也能够像他们的爷爷奶奶那样,拥有一个快乐读书的童年。
愿他们为欢喜而欢喜,在书中遇到最真的自己。
(作者为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