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辉县市九峰山阳坡有暖掌村,小气候偏暖。1943年7月,辉县抗日游击大队在此成立。同年10月,中共辉县委员会也在此正式成立。在此地,流传着抗日民军奇袭九峰山的战斗故事。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步步向山海关入侵,国内一片混乱。博爱人董良俭,原来是个开饭铺的,因一些土匪常在他的饭铺吃住,就和土匪交上了朋友,并和土匪头目拜了把兄弟。董良俭岁数大,为大哥。从此,董良俭弃商从匪,乘机招揽地痞恶棍,在博爱、修武一带昼伏夜出,抢掠百姓,绑架人质,讹诈钱财,为非作歹,祸害群众。日军逼近豫北后,他已扩充为七八百人并由偷偷摸摸的讹诈变为明火执仗的抢掠。
1938年4月13日,他打着“抗敌义勇军”的旗帜,由修武县永兴屯进驻获嘉县中和镇,先后对亢村、大林、望高楼、前后五福等村群众绑架抢掠。东西张巨、徐营、前后五福等村联庄会奋起迎击,将其副司令员张奎秀击毙。董良俭恼羞成怒,将徐营、大望高楼等十余村洗劫一空,然后窜入辉县,跑上九峰山。同年5月,被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编为第一战区第四游击纵队第八支队,董良俭名正言顺地成为了真正的司令员。九峰山是太行支脉九座山相连的群峰,与山西陵川交界,是豫晋交通的一个重要关隘。九峰山方圆25平方千米,主峰海拔1725米,是辉县南太行的制高点。董良俭凭借山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坐山为王,借假抗日之名,行害民之实。这伙儿匪徒派粮要款,敲诈勒索,奸淫妇女,抢掠牲畜,绑架人质,坏事干尽,害得百姓无法生活,群众对其恨之入骨。万般无奈,九峰山、龙水梯、龙王庙等村群众推举代表宋文轩、赵法信、璩怡勉等人,带着乡民的请愿书,连夜投奔林县秦家岗,求华北抗日民军朱程司令员攻打董良俭。1940年1月28日,朱程司令员、闻允志政委率华北抗日民军500余人向辉县进发,当夜驻扎南平罗。1月30日傍晚,风雪交加,滴水成冰,全军战士冒着严寒直奔九峰山。
为了出其不意,部队就从山北的峡谷险道,踏冰雪,攀悬崖,登上制高点——王莽岭。凌晨4点钟,部队到达匪哨所,连续消灭3个班的匪兵,拔掉3个据点,然后兵分两路,一路攻打石板河,一路奇袭九峰山。朱程司令员的警卫员王男,一梭子弹打进土匪住所,一个营的匪兵全部缴械投降。随后,部队又攻克张沟、柳树洼等多处据点,占领了老爷梯梯口,断绝匪兵退路。另一路民军换上匪兵服装,绕东面包围九峰山、暖掌村的匪兵。第二天拂晓到达九峰山,300名匪兵正在上操,民军突然袭击,缴获了匪兵的全部枪支,匪兵列队就擒。接着,民军西攻暖掌村匪军司令部,卡住咽喉要道,堵塞东西两头,战斗不到半天,董良俭被俘,司令部被捣毁。除土匪的副司令员毛某带领数百人下山抢掠逃脱外,民军歼灭了山上的全部匪兵,缴获步枪500余支,收复了九峰山周围的20多个村庄,为抗日部队由山西陵川东进平汉铁路打开了通道。
(民政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