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迎接“双碳”挑战 抢抓发展机遇
市工信局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本报讯 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打造学习型机关,市工信局丰富和创新党史学习方式,订购《碳达峰、碳中和100问》80余本,作为局机关2021年第三季度学习书籍发放给干部职工,要求通过自学、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进行学习。9月28日,市工信局开展第三季度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如图),组织机关干部职工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分享交流,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全面了解“双碳”工作主要问题,凝聚共识,增强指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家武说,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能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将对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创新、区域协调发展带来挑战。工业既是用能大户,也是碳排放大户。市工信局作为工业行业主管部门,责无旁贷,要超前部署,提前研究,有力推动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广军表示,作为节能减排的“主战场”,工业需要尽快解决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平衡、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等问题,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新乡工业节能减排任重道远,作为工业企业主管部门,市工信局一要严格新项目能评环评,降低重化工业比重。二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三要创新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市工信局四级调研员张新福说,就我市而言,“双碳”目标的实现,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一是要结合新乡实际,研究制定低碳发展规划。二是要加快碳捕集、碳封存及碳利用示范项目谋划建设。三是要依托我市电池、氢能等产业优势,超前谋划,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大科技专项。四是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五是要大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推动“三大改造”和绿色体系建设。

装备工业科一级主任科员曹友仁表示,科技创新与新能源利用是推进“双碳”工作的关键和重要支撑。一是要统筹考虑短期经济复苏、中期结构调整、长期低碳转型,布局低碳、脱碳技术攻关。二是要走以氢能、生物燃料等作为燃料或原料的革命性工艺路线,提前储备负排放技术。

节能与综合利用科科长冯业鹏说,目前,形势严峻,时间紧、任务重,作为世界工厂,需要迅速进行能源转型,从依赖化石能源发电,尤其是煤炭的发电,转变为清洁能源发电,如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等。

材料工业科科长王莉表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一方面要在现有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基础上,开发高技术含量和高生产率的、少排放或零排放的新工艺;另一方面要通过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引导,鼓励新兴产业、新技术行业优先发展。

规划与产业政策科副科长刘岩说,当下,“拉闸限电”是受能源紧缺、煤价上涨、压减过剩产能、国家“双控”政策和环保等因素影响。下一步,一方面可进行精细化调控、科技手段减碳,另一方面逐步用碳排放的控制指标来替代能耗控制指标,多管齐下,推动“30·60”目标实现。

材料工业科科员曹海涛表示,作为消费者,要加强思想认识,转变消费方式,养成为低碳产品付费的意识,促使生产企业作出改变。要结合工作实际,抓好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碳排放工作,推动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碳排放源头控制。

近年来,市工信局通过每季度购买学习书籍,要求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分享读书感悟,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情,促进党员干部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下一步,市工信局将继续创新学习方式,拓宽学习领域,强化学习效果,为建设学习型机关、推动全市工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张新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