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
    
严防打折扣、搞变通、“花架子”“做样子”
市纪委监委强化灾后重建十七个领域监督检查


本报记者 魏明哲

“太感谢纪检组的同志,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如果这些货物运不出去,损失可大了。”日前,市纪委监委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的朱命才到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了解灾后复工复产情况时,企业负责人对他一再道谢。

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大型饮品企业,复工复产后收到很多订单。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一轮疫情,由于缺少能够进入郑州市的车辆通行证,大量货物无法按时送达郑州进行中转。如果按照固定流程逐级申请,等待的时间太长,不但企业会因此违约,而且会影响灾后部分群众的饮水安全。朱命才和其他同事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督促市工信部门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仅用一天时间,企业就领到通行证,解决了疫情期间企业货物运输问题。

“企业受灾损失大不大?复工复产中还有啥困难?有关部门给解决得咋样?该享受的帮扶政策享受到没有……”这是诸多像朱命才一样的纪检监察干部到基层督导检查时问得最多的话。

为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职能作用,对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设施、能源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城乡住房、农林牧业生产、工业生产、商贸企业等方面的恢复重建工作,以及项目服务、生态修复和防灾救灾、灾后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等17个领域,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形成由纪委常委会统一领导、党风政风监督室统筹、各监督检查室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参与的协调联动监督格局,充分运用“1+5+2+X”监督检查协作区机制、“室组地”协同联动机制,形成监督合力,推动稳慎有效精准监督。

“从镇政府领取的以及其他援助物资都要有台账,发放物资的种类、数量都要及时记录。领取人要现场签字,由村干部代签的农户,还要写上代签人的姓名……”灾后重建工作启动以来,卫辉市纪委监委灾后重建第七督导组的李保华一直奔波在各乡镇一线开展监督检查。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上乐村镇受灾比较严重,接收的生产生活援助物资较多,为使物资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当地专门加强了对受捐物资的接收、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现场监督检查中,李保华和同事不但要核实各个村庄人数、物资领取的数量,还要查看发放程序是否符合规定,防止冒领、多领,以保证物资及时、足量发放。

盯紧灾后重建的重要环节,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这是像李保华这样的纪检监察干部当前必须要完成的 “硬任务”。根据工作要求,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紧盯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实情况,督促其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精准施策,扎实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紧盯各类帮扶救助、项目建设资金物资管理、帮助市场主体和农业恢复生产经营等重点进行监督检查,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各项政策、资金、项目落实落地。紧盯政府职能部门和党员领导干部、公职人员灾后恢复重建中的打折扣、搞变通、“花架子”“做样子”、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及以权谋私、优亲厚友问题。对贪污、挪用截留、挤占资金等问题强化监督检查,并综合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书、约谈提醒、通报批评等方式方法,督促各级各部门落实责任。

“为确保政治效果,我们采取了‘三不两直’下沉式监督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明察暗访,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凡是在监督检査中发现以及媒体报道、群众反映、信访举报中涉及的问题线索,将快查快结,并通报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以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