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1年8月7日 星期

72小时打通生命线

抗洪抢险现场

7月20日至21日,我市遭受大范围强降雨袭击,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暴雨引发的洪水漫过堤坝,城市内涝,山洪冲毁公路,22条国、省道约1150处水毁,S227等19条公路阻断。公路告急,新乡告急,河南告急。一时间,抢险保通成为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新乡成为继郑州之后,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道路断点,就是我们的痛点

由于暴雨引发巨大山洪,农田被毁,电力中断,通信中断,卫辉市狮豹头乡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S227林桐线口头、沙滩、棋盘山、白寺、小店河,龙卧、狮豹头水库、山岭、小河口、罗圈等10处全长20公里的路段严重损毁,道路完全中断。人员、车辆出不来,外界救援力量进不去。狮豹头乡就像一座孤岛与外界联系基本中断,该乡1万多名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国家交通运输部和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7月26日下达命令,要求必须在7月底之前打通生命通道。

此时,新乡市区北部的共产主义渠出现洪水漫堤,汹涌的洪水侵入卫河,市区部分地方出现内涝,市区防洪压力陡增。一旦共渠失守,整个市区将成为一片汪洋。市委、政府把大堤加固合龙的千钧重担压给了新乡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中心党委书记阮清献、主任吴晓东等班子成员已在大堤上连续奋战了90多个小时四天三夜没有合眼,极度疲惫。

但灾情就是命令。阮清献说:“道路的断点,就是公路人的痛点。按时打通S227是公路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7月26日8时58分,新乡市共产主义渠大堤漫堤成功加固合龙。当人们还在合龙的大堤上尽情欢呼、沉浸在胜利的喜悦时,新乡公路人来不及洗去卫、共大堤的征尘,又悄然转至卫辉市狮豹头乡抢通S227。

阮清献和吴晓东率领公路抢险突击队员第一时间奔赴S227水毁现场,全力组织开展抢险保通工作;第一时间成立灾后抢险保通指挥部,建立临时党支部,让党旗在抢险保通一线高高飘扬;第一时间组织新乡公路勘察设计院及新乡方正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和工程、养护专业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现场勘察损毁路段,科学分析研判,商定修复方案;第一时间集结河南省新乡公路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新乡市公路管理局沥青一库、新乡市丰运路桥工程处、卫辉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等4支施工队伍开赴前线;第一时间组织召开现场紧急动员部署会议。

道路不打通,不敢言辛苦

7月25日,国家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徐亚华带领部公路局养护保通处、部路网中心预警与应急处有关负责同志赶赴新乡,调研指导水毁道路修复工作。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温胜强、副主任郭留红、纪委书记高彤等领导莅临新乡调研督导防汛抢险保通工作,并送来了抢险急需的发电机、应急照明灯和雨鞋等抢险物资。温胜强指出,新乡通,则河南通。要求新乡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要坚决做好水毁路段应急抢险保通工作,必须尽快打通生命通道。7月29日,副市长王天兴深入S227卫辉山区段,查看道路水毁情况,要求公路部门全力以赴加快进度抢险保畅,保障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辉县、延津、原阳等县市公路部门在组织抢修水毁道路开展生产自救的同时,积极支持S227抢险保通。中交集团养护公司也派出应急抢险队伍、机械设备紧急驰援。

新乡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一时间投入人力、机械设备抢险保通。为尽快打通生命通道,阮清献、吴晓东和抢险突击队员一道吃住在工地,白天在一线督战,靠前指挥,解决突发问题,夜里在指挥部研究全市公路系统抢险保通工作,制定第二天作战计划。两个人的胳膊和脸都被晒伤,脱了一层皮,同志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劝他们注意身体,吴晓东说:“道路一天不打通,不敢言辛苦!”

新乡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班子成员也按照各自分工,全力以赴做好抢险保通。党委副书记黄晓军带领后勤人员从共产主义渠大堤转战到了S227抢险现场,全力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副主任韩欣玲、总会计师郭怀志千方百计协调卫星通讯应急车,解决没有移动信号的问题。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有危险党员先上,不惧“烤”验抢通忙

在这次抢险保通中,党员抢险突击队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党委委员、中心副主任华海涛带领指挥部成员——总工程师郑向东、工程科科长邢刚军、养护科科长张继承白天战斗在一线,查看现场、指导施工、科学调度、调整机械、推进抢险。夜晚,几个人就挤在临时房屋和领导一起商量方案、制订计划,累了便和衣眯一会儿,夜以继日,通宵达旦。7月28日凌晨3时,他们正在屋里商量着抢通总攻方案,这时,突然听到屋外传来的雨声,便不约而同站起来向外冲去,打着手电筒赶往抢险现场,查看刚刚修通的道路状况,担心被雨水冲毁。七月盛夏,骄阳似火。短短的几天时间,参与抢险的每名突击队员的脸上都留下了深深的“黑脸”印记,这是抢险保通留给他们的最美印记。有人和他们开玩笑说:“白净小伙都变成了黑包公。”邢刚军戏谑说:“我是一个白净的非洲小伙。”在他们的带动下,专家、技术人员、抢险突击队、施工人员顶烈日,冒酷暑,战高温,夜以继日抢进度,不舍昼夜赶工期,全力以赴保民生,一刻不停全力推进打通生命通道。

水毁修复必须先要查清水毁的情况,才能确定科学抢修保通方案。可10个断点中,最严重的5处,道路完全被冲毁。尤其是小店河段的桥梁被洪水冲垮,道路也不见踪影,只有陡峭的山体和奔腾咆哮的河水。要想到前方去查看情况,已是无路可循,只能涉水而过。市公路管理局沥青一库主任郝长征、副主任吴辉,党员李志国、姚鑫二话不说,一个接一个跳入齐腰深的河水中,其他几个突击队员也跟着跳入水中。他们手挽着手,小心翼翼地摸索,慢慢往前探路,为抢险指挥部制订抢险方案提供了第一手真实可信的宝贵资料。

市公路系统“十佳优秀共产党员”李志国的老家辉县市也是严重的受灾区。他原本计划回家看看受灾情况,安顿好家人。但突然接到了抢险保通任务,他只好打消了回家的念头,甚至连家人和亲戚来新乡避难,他都没有时间回去看上一眼。

市公路系统“十大标兵”炎庆全,家住卫辉市城区,房屋被洪水浸泡。当爱人和孩子接到通知,需要立即往外转移时,他还在几十公里外的山区抢险保通。最后,还是爱人让娘家人从长垣市赶来,把她们娘俩接走了。

我们辛苦些,群众少受苦

这次抢险保通任务艰巨。参加抢险的人员中,既有中心党委成员,还有基层单位班子成员;既有中心机关工作人员,也有基层单位职工。领导带头上阵,冲在一线,干部职工不怕危险,勇往直前。大家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为成功打通“生命通道”提供了坚实保障。

S227是沿着山谷河道修建的山区道路。经过洪水冲刷,河流多次改道,地质条件差,环境复杂,抢通难度大,时间要求紧,任务艰巨。指挥部采取了改移河道、回填路基、边坡防护等应急保通措施。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先后派出800余人,出动挖掘机、装载机等施工机械600余台次,出动救援、抢险车辆200余辆次。经过抢险突击队72个小时连续奋战,终于在7月28日下午18时,提前3天打开了S227林桐线卫辉山区段的救灾“生命通道”。沿线上万名群众的生命线被打通,各类生活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狮豹头乡,受灾群众的生活有了基本保证。

72个小时就打通了生命线,这让当地群众感到惊讶和不可思议。面对如此惨重的水毁情况,他们认为最少也得需要3个月时间才能打通道路,咋都没有想到,公路人鏖战三天三夜,硬是把路打通了。群众都说,公路人的辛苦,大家都记得。你们不眠不休,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全力抢通,你们受得苦、作得难,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参加抢险的公路职工却说:“我们多辛苦一点儿,群众就少受一天罪。”

跑马岭北庄村村民马新安听他们村里80多岁的老人讲,活这么大,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洪水。他激动地说:“路通了,啥都通了,没有路可是啥都不行。我们原来连吃都非常困难,幸亏国家给我们运来了东西。要不是国家,我们就不行了。感谢公路人,感谢党和政府。”

群众出不去,我们决不收兵

干线公路通道打通了,可是通村道路也损毁严重。尤其是小店河村、正面村、白寺村的通村公路受暴雨冲刷,多处路基坍塌、桥涵冲毁,造成通往村庄的道路中断,无法与S227连通,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狮豹头乡政府向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求援,该中心党委明确答复:“群众出不去,坚决不收兵。”指挥部在第一时间发布指令:“打通S227,只是抢险保通的第一步。连通村路,让群众出得去,才算完成任务。”要求各抢险突击队以最短时间,打开通村公路生命通道,切实解决好受灾群众的出行和生活问题。

7月30日清晨,整个通村公路施工现场挖掘机、装载机川流不息,争分夺秒抢抓进度,将每一步施工计划精确到小时。

小店河村原来有一座5米多高的、连接S227的桥梁,被洪水冲得无影无踪。湍急的河流、宽阔的河道,造成道路阻断,人们望河兴叹。为尽快打通生命通道,施工人员就地取材,利用河道沙石,埋设管涵,激战10个小时,顺利打通了小店河村的通村公路。7月30日下午5时左右,在小店河村口刚修好的过河便道上,笔者遇到了一名正推着电动车的女同志。看到笔者,她立即停下来,从包里拿出了水果,非要塞给笔者。她说,她在乡卫生院上班,娘家就是小店河村的。洪水把原来的桥给冲毁了,没法过去。尽管非常惦记爹娘和妹妹,但是,只有干着急,没办法。今天下班路过,看到便道修好了,赶快回娘家看看。她连声说谢谢,一再邀请笔者到家里吃饭。

正面村的桥梁也被洪水冲走了。为了过河,老百姓就在水上搭了块窄木板,食品、蔬菜只能靠肩扛背驮。施工人员用6台挖掘机同时推进,仅用5个小时,就抢修通了通村公路。看到施工机械正在抢修出村道路,急不可待的正面村村民开着小三轮等候在施工现场。村民冯良才高兴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公路人。”

白寺村的通村道路是连接狮豹头乡政府的乡村道路,山体多次重复发生塌方,路面出现严重损毁。群众与外界联系基本中断,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为了确保车辆和行人安全,组织施工人员及时清除山体落石,加大路基回填、道路维修力度,调集人员、装载机、自卸车等机械设备和物资,实行24小时全天候抢修。

截至7月30日下午5时,小店河村、正面村、白寺村的通村公路已全部抢通,老百姓的农用车辆、救援物资车辆得以顺利通行,大批救灾物资、食品、蔬菜等生活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了受灾群众手中,保障了受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8月2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来新乡调研指导S227山区道路灾后重建工作。在S227道路抢险保通现场,当听到市公路部门鏖战三天三夜打通生命通道后,又连续奋战24个小时,打通了通村公路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非常高兴地指出,新乡公路部门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为群众办实事,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突出问题,有效地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到了实处。他要求市公路部门一定要加强道路保通路段的安全工作,积极做好道路灾后重建工作,认真总结防汛救灾的经验,加强道路监测预警和险情研判分析,有效提升抗灾能力,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抗洪保通冲在前,防汛救灾当先行。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发生灾害的路段,按照“先抢通、后修复”的原则进行有效处置,及时排险除患,确保汛期国、省干线公路畅通,为我市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贡献公路力量。

(雷冠华/文 申玉忠/图)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