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受此次特大暴雨影响,洪门镇23个村(社区)不同程度受灾。近日,为尽快恢复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秩序,洪门镇党委、政府以保障民生为目标,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文明城市创建、振兴乡村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在保重点、保基本、保民生的基础上,做到“思想不松、人员不撤、力度不减”,有序开展灾后重建恢复工作。
全力以赴摸底数,重建家园信心足。灾情发生后,该镇迅速成立灾情调查组,并立即组织包村(社区)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等深入一线,以“党员联户”工作为抓手,通过“地毯式”拉网排查,对房屋、耕地等受灾情况精准统计,切实做到灾情统计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对全镇受灾情况进行滚动更新,确保灾情数据准确及时,并做好灾后群众安抚和解释工作,特别加强对贫困户灾后安抚和扶持。
党员群众齐上阵,志愿服务暖人心。暴雨过后,辖区各村(社区)道路受阻,村内垃圾清运不及时,淤泥遍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刻不容缓。该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各级新时代文明时代所(站)志愿者、党员志愿者第一时间清理道路淤泥、用抽水泵排除低洼地面积水、打扫环境卫生,确保全镇境内道路畅通,群众出行生产不受影响。
安全生产再上弦,危房整治不懈怠。受汛情影响,辖区各村(社区)老旧房屋都有不同程度受损,严重影响群众生命安全。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组织力量排查辖区危房,认真检查每户屋顶有无凹陷,墙体有无开裂、倾斜、沉降等情况,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果断采取措施整改。排查并拆除危房10处,避免次生灾害发生。同时确保辖区厂房、建筑工地、幼儿园、培训班等场所合法合规。
疫情防控不放松,健康环境保民生。汛情发生后,该镇第一时间召开爱国卫生和防疫消杀培训会,部署灾情后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辖区23个村(社区)迅速行动,对灾后所有过水区域及公共设施等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和全面消杀(如图),共消杀点位92个,消杀区域包括地下室、地下道、楼道及垃圾箱,消杀面积1566.8万平方米,消除孳生地1156处,出动消杀消毒人员432人。投放消杀器械218台,投入环境消毒剂、防鼠、防蟑螂、防蚊蝇药品等共计39.3万元。
(李泽慧 许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