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行走于马庄乡村,随处可见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一座座大棚似银海波涛、一栋栋农房焕发新姿、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一个个规划蓝图振奋人心。近年来,延津县马庄乡抢抓建设乡村振兴发展实验区、绿色生态发展宜居区等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优越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形成了以红色旅游、高油花生种植、服装加工、蔬菜大棚、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特色产业。一个“有底蕴、有信仰、有产业、有颜值”的马庄乡正逐步在中原出彩画卷中绽放异彩。
马庄乡组织乡机关干部到延浚汲淇四县边抗日办事处旧址接受党史教育
围绕红色文旅,打造“有底蕴”的马庄乡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马庄乡高度重视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聘请专业人员对相关图片和实物等进行修复,多方筹措资金20余万元完成了延浚汲淇四县边抗日办事处旧址布展及道路铺设,打造成了延津县党史学习教育的引领地标。全乡先后组织了乡机关干部、38个村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马庄中心校师生共计1500余人次到延浚汲淇四县边抗日办事处旧址接受党史教育;先后接待了152批次3.69万人次参观学习,现已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网红打卡地,成为马庄红色教育对外宣传的精彩名片。在此基础上,他们已完成了延浚汲淇四县边抗日办事处旧址红色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设计和项目选址工作,拟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目前正在申报审批。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延津县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马庄一个闪亮的外宣名片。
围绕组织建设,打造“有信仰”的马庄乡
一是深入实施“导师帮带制”,培养年轻干部,推动新老干部有序衔接,厚植乡村振兴队伍力量。二是高标准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双好双强”,重点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同时严把年龄关、学历关,使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整体结构进一步提升优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三是扎实开展“逐村观摩、整乡推进”“头雁工程”“十星支部创建”“党建+金融”等工作。注重运用“红分管理”平台,实现全民参与、共同治理,深化党建对乡村振兴的引领推动作用。四是吸引一批马庄籍在外人士,培育一批有一定威望的乡贤,组织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助力马庄乡人才振兴,打造一支马庄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队伍。2020年,马庄乡荣获“市级卫生乡镇”称号,意识形态工作在1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中名列第一;2021年,荣获县级“五好乡镇党委”“县级平安建设先进乡”称号,6个村荣获县级以上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围绕产业兴旺,打造“有产业”的马庄乡
深化种植养殖供给侧结构改革。一是大力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转型升级。马庄乡位于“中国第一麦”延津县的核心区,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近11.5万亩,2020年推广种植优质强筋小麦2万亩,培育千亩以上优质强筋小麦规模化种植新型经营主体21家。全乡花生种植面积达11.8万亩,产量达到3300万公斤。注册成立了马庄乡花生协会,进一步加强对花生种植结构的调整。二是稳步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依托域内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起800亩通过绿色食品基地认证的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大棚230余座。依托瑞星蔬菜批发市场瞄准全国二线、三线城市年输出各类绿色蔬菜2000多吨。2021年,紧跟市场需求,扩大各类蔬菜大棚种植规模,建成了5000亩特色蔬菜种植基地。三是逐步推进养殖业转型升级。紧跟国家环保战略,引导养殖业改变粗放、低效养殖模式,向集约化和多体化养殖模式调整,提升单位面积养殖规模和效益,鼓励实施养殖业协同蔬菜种植业绿色有机发展。
织密乡村绿色小微企业网。一是鼓励支持引导健康制药、服装加工、电子组装、食品加工等企业发展壮大。在已发展的11家服装加工企业建成了完整的服装产业链条,卫健、电子、服装企业共计32家。落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市场、降成本、增效益。构建清新型政商关系,支持民营企业全面发展,以项目为王。马庄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坚决贯彻落实河南省“万人助万企”行动。二是大力实施长产业链发展战略。依托花生种植资源优势,围绕花生精深加工发展花生油、花生炒货、花生秧饲料等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
打造高效现代商业体系。做优做强镇区商业服务企业。围绕中心镇区建设,打造特色商业中心,做好镇区规划和生态规划,实现镇区管理由粗放随意型向规划引领型转变。形成依托笑天超市和惠亿家超市辐射周边丰庄、半坡店、魏邱乡的综合性购物体系。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有颜值”的马庄乡
一是进一步打造生态优美乡村环境。加大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力度,以彻底整治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加快推进厕所改造进程。截至目前,马庄乡已完成厕所改造2221户,共有7个整体推进村,其中6个已完成目标任务,完成率达85%以上。三是进一步实施国土绿化、“四美”庭院创建工作。2021年,马庄乡共栽植绿化树近40万株,打造了6个示范村、3个县级美丽庭院示范点。清淤河道28公里,边坡植树1万株。已基本完成刘枣庄至随庄、罗滩排道路两侧绿化,打造出马半线4公里槐树景观路段,逐步实现天蓝、地绿、景美、生态和谐共生目标,实现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景。四是开展系列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星级文明户评选、“乡村光荣榜人物选树”、志愿者义务活动、“大美延津”文艺汇演、快乐星期天文艺汇演、广场舞比赛、公益电影放映等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荣获“县级文明村镇”称号,拥有市级文明村镇5个,县级文明村镇8个,积极打造“有颜值”的文明乡镇。
(陈文杰 麻秀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