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超
碧波荡漾,绿水环绕,微风拂过,似有万千欣喜在百泉湖中泛起涟漪。7月19日,记者来到辉县市,体味这座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用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
从“增绿量”到“涨颜值”,从“护根基”到“强底色”,从“生态美”到“百姓富”,站在“十四五”新的发展起点,辉县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建设创新活力辉县、文旅康养辉县、美丽智慧辉县、文明幸福辉县“四个辉县”,力争“十四五”在产业转型提质、文旅融合发展、城镇功能提升、乡村振兴成效、民生福祉保障、社会治理效能6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辉县市绚丽篇章。
矿山修复 让“疮痍”成为历史
“周周有进展,月月不相同”。家住市区世纪村的周先生酷爱摄影,每个周末都会约上三两好友进山拍照游玩,驾车去南太行景区途中,一定要经过一片废旧矿山。3年来,路边荒漠般裸露在外的废弃矿山,一天天发生着变化,裸石土砂被绿草覆盖,坑洼不平的矿山有了阶梯式绿化带,点滴变化,周先生都看在眼里。
长期以来,对于“靠山吃山”的辉县市人来说,挖山开矿成为快速致富的重要途径。一段时间内,因为开矿,大量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废弃矿山满目疮痍,危岩落石危及安全,可持续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2018年7月,辉县市启动孟电水泥矿山治理项目,覆土绿化2100多亩,修建矿区道路41公里,植树45.5万棵,把昔日荒芜的废弃矿山变绿,成为鸟语花香的生态花园。
在加快矿山修复治理的同时,以点带面,辉县市强力推进全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2020年11月5日,国家自然资源部首次发布10个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辉县市五龙山的案例位列其中。
2021年年初,辉县市68个历史遗留露天矿山修复治理项目主体顺利完工,总投资7.9亿元,完成治理面积2.9万亩;持证矿山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累计投资1.56亿元,完成矿区修复治理2440亩,完成率100%。多年来因矿山开采裸露的山体重披绿装,成功创建4家绿色矿山。
产业转型 为发展架起“双翼”
“大山的能量,自然地教育,孩子的天性,无限地释放……”每天,王新伟都要更新微信朋友圈,富有哲理的短句配以空明寂静、鸟语花香的图片,建在绿水青山中的民宿酒店场景,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游玩。
王新伟与志同道合的几个朋友合作,在辉县市拍石头乡张泗沟村建设民宿项目。2021年年初,一期工程的8个房间投入运营,生意非常红火。目前,该项目的二期工程正在快速推进。
辉县市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风光,2017年成功入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坚持全域生态治理的前提下,辉县市按照“城镇景观化、景城一体化、全域旅游化”的要求,坚持区域融合、产业融合、项目融合,实施总投资192.4亿元的18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完成市域道路、景区绿化提升等旅游基础设施投资10.2亿元。
辉县市把生态治理作为推动资源型城市和产业转型的难得机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他们坚持对装备制造产业做“加法”,对水泥、化工、电力、煤炭等传统产业做“减法”,做大做强文旅康养、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着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引领产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
目前,辉县市投资285亿元,加快7个专业园区建设,其中,150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是全省6个重点培育的智能装备产业园之一,一期工程将在今年建成投产,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利税10亿元。
乡村振兴 让村美民富共赢
辉县市吴村镇王里村是一个只有500多口人的小村子。这两年,王里村因地制宜,投资64万元成立王里樱桃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近40亩,集观赏、采摘、零售为一体,可以创造收益15万元。王里村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大跨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饮用水管道、弱电、天然气通往各家各户,投资80万元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已开始正常运转。
木器加工是辉县市胡桥街道的品牌,也是周边群众增收的主要方式。特别是以三小营村为主的木器加工户,全域有20多家,带动就业200多人,他们与全国各地的供应商合作,成为定制家具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
胡桥街道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运作、部门监管”的原则,把刘小庄村村西的一处废旧厂房进行改建,一个投资1000万元、占地20亩的木器加工专业园区拔地而起。废旧厂房的业主负责办理营业执照、立项、环评等手续,加装环保设备,木器加工厂缴纳租金,“拎包入驻”。“现在已有11家企业入驻园区,还有3家正准备进驻。”该专业园区负责人时明剑说,“项目建成后,可年产36万套木质家具。”
通过创新“加减法”,辉县市大力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对经济基础薄弱或一般的村做好“减法”,以清理农村垃圾、杂物、违建为主要目标,着力实现村庄净化;对经济基础较好的村,结合乡村振兴星级示范村创建,在做好“减法”的基础上做“加法”,统筹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厕所革命、垃圾处理、绿化美化,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升级。
辉县市坚持把深化农村五项制度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和突破口,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540个,核实资产28.25亿元,农村集体收入“空壳村”全部清零。
“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一心为人民,永远跟党走,把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连日来,辉县市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辉县市委主要领导这样表示。辉县市将厚植生态底色,引领绿色发展,逐步形成产业兴旺、乡村美丽、农民富裕的“三农”发展新格局,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提升“村美民富”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