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1年7月3日 星期

智能走向公路


杨恒战 (封丘县)

近日,受朋友之邀,到千里之外南阳市西峡县郑西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进行采风,其结果感到很是震撼。之所以用“震撼”二字表达此行感受,并非在于如此近距离现场观摩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而是因为它的智能化施工。

郑西高速,顾名思义就是从省会郑州至南阳市西峡县的高速公路,我们所到达的施工现场位于郑西高速栾双段,起点是栾川县庙子镇,终点是西峡县双龙镇。时间已进入六月,尽管伏牛山区是出了名的避暑胜地,但由于加热后的沥青混合料温度达170多度,施工现场依然热得像个大蒸笼。

艳阳高照下,随着一声令下,由一台自动无人驾驶摊铺机、五台无人驾驶自动压路机、数辆运送物料的卡车组成的智能摊铺碾压机械施工矩阵开始施工,一条平整的柏油路面缓缓而出并慢慢拉长,观摩的人群不断交口称赞。

再仔细观察,驾驶室内果然不见一个人影,轰轰隆隆的机械声响中,一台摊铺机和五台不同类型的压路机有条不紊地工作,该前进时前进,该倒退时倒退。这就是智能碾压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上的应用,在河南省尚属首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家乡也有高速公路,其中大广高速由北至南从村子东边两公里处的田地里穿境而过,我就是整个筑路过程的见证者。每次回老家,站在村头空旷的地方,远远就可以看到一辆辆后八轮大货车满载土方后,源源不断地朝工地运送过去。为了赶工期,一年四季不间断施工。

路基垫好压实后,就开始进行沥青路面的铺压了,这个阶段的施工就怕赶上夏季。天气炎热时,啥也不干坐在树下摇着蒲扇还热呢,更别说在毒辣的阳光下驾驶着压路机碾压高温沥青混合料了。工人的辛苦可想而知,无异于在蒸笼内劳动,汗流浃背是常事,甚至会中暑。而如今随着无人机械在交通行业施工中的应用,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机场道路、桥梁隧道、港口大坝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自然环境恶劣、施工现场复杂、安全事故多发、工程质量监管难度大、施工成本高昂、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智慧交通工程装备、无人工地的出现将是必然趋势。

据了解,此次郑西高速栾双段智能碾压技术应用于沥青路面施工,是综合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北斗导航、工业自动化等行业关键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实际应用于交通领域的一次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拉开了河南省通过科技提升为高速公路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序幕,为全面提升河南省交通基础数字化发展能力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智能施工技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要想富,先修路。1988年10月31日,中国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为中国内地首条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至2012年,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9.6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此后,世界最高的高速公路桥、世界最长的沙漠高速公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均在中国建成通车。2013年至2020年,新建成高速公路6.4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6万公里,依然稳居世界第一。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偏远地区的土特产在当地烂掉也运不出去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南方的水果一夜之间就可以到达北方,北方的粮食一夜之间就可以到达南方。可以说,正是高速公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当然,智能化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还有很多,比如我们所熟悉的ETC自动化收费、智能测速、无人机巡查等等,都让高速公路变得更加安全与便捷。

相信,随着智能化施工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和推广,我国会在短时间内修建出更多的高速公路,老百姓的日子将会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更加幸福。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