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1年6月29日 星期

盐店庄村的振兴曲
——市委政法委帮扶盐店庄村工作侧记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郅晓峰到盐店庄村调研
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周培明到贫困户家里走访
春节慰问
捐赠防疫物资

宋明杰 王勇 宋尚炜 文/图

“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就在那里曾是你和我,爱过的地方,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吹向我脸庞……”去平原示范区桥北乡盐店庄村采访时,正值“三夏”前夕,脑海中回荡着李健这首《风吹麦浪》旋律,车窗外是“风吹麦浪丰收景,乡村田野遍地黄”的美景,不知不觉中,一个小时车程的目的地已到。

盐店庄村共有耕地面积1.1万余亩,鲜桃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2020年,全村人均农业收入万余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旅行团、考察团,常来这里参观、游览、学习。

“盐店庄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活力。”当日,笔者到该村采访时,河南省人大代表、盐店庄村党支书记关源群说。提起市委政法委的驻村工作队,关源群更是赞不绝口。

以村为家的工作队员

2013年来,中国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行动,誓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市委政法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派驻驻村工作队到结对帮扶村庄——平原示范区桥北乡盐店庄村进行帮扶工作。

8年来,驻村工作队员兢兢业业,以村为家,以满腔热忱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尤其是2017年以来,驻村工作队更是从点滴入手,从实际出发,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帮住群众开拓门路、搞创收;处处帮扶群众,处处关怀群众,处处彰显真情,使广大群众深刻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目前,该村通过精准识别出来的贫困户44户185人已全部脱贫,全村人均农业年收入逾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2018年以来,市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累计投入210余万元用于村内道路硬化;260余万元用于道路下水道工程建设;先后花费20余万元购置综治巡防车、安装治安监控摄像头及监控平台,进一步加强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去年疫情期间,驻村工作队协调委机关先后投入1万余元,为盐店庄村送去84消毒液、医用酒精等紧缺紧俏物资。

在村内修建综合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帮助符合政策的落实教育补贴、低保贫困户补贴、特困五保户补贴等,为贫困大学生申请助学金……

利用盐店庄村桃树近8000亩这一优势,协助举办“桃花节”旅游活动,通过桃树、中药材、蘑菇大棚等产业扶贫项目,实现贫困户产业帮扶全覆盖。

尤其是驻村第一书记来志刚,自从被派驻到盐店庄村后就扎根村里,一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儿子从小体弱多病,后被确诊为尿毒症,每周两三次的透析,他也总是缺席。2020年4月,儿子进行肾移植手术,适逢省脱贫攻坚交叉检查,来志刚坚守驻村岗位,对盐店庄村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布置得井井有条,才请假去医院照顾儿子。请假期间,他仍不时电话联系,询问村中情况。儿子病情尚未稳定,他就匆忙赶回村里。

提起这些,来志刚有些愧疚,随后说:“好在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好起来了。”

扶贫先扶志

5月27日,笔者和市委政法委的工作人员一同来到盐店庄村。一进村庄,便看见平整的水泥路两边都是整齐的建筑,街道宽阔整洁,外面的墙壁上有许多以孝道、诚信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故事画作,集美观和教育于一体。此时,地里种植的早桃就要成熟了,挂在枝头红艳艳的甚是惹人喜爱。

听说采访驻村工作队的扶贫工作,来志刚谦虚道,都是分内工作,没什么好说的。

这时,关源群走了进来。听见来志刚的话立即说:“来书记,话可不能这么说,你们市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来到盐店庄村做了多少工作,我们全村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现在我们村的人均年收入较往年翻了好几番,工作队功不可没啊!”

因为缺钱,盐店庄村村民蒋红某高中毕业,便辍学开始打工。后来母亲生病,回家尽孝的他少了打工收入,家里愈发贫穷,妻子因为受不了这种没有希望的生活,也和他离婚了。心灰意冷的蒋红某整日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好像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全家好几口人都靠着低保过日子。

看着意志消沉的蒋红某,工作队员无比焦急。一有空闲,驻村工作队员就去找蒋红某聊天,和他讲外面的世界,激发他的斗志。后来了解到他有食用菌种植技术,驻村工作队员找到了帮扶的方向。

结合蒋红某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员一面鼓励蒋红某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食用菌,一边帮助他找技术、筹资金、跑各项手续。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又带着他去外地食用菌种植基地参观、学习,让他开眼界、长见识,增强他的自信心。

经过前期半年多的努力,2018年年初,蒋红某的食用菌种植基地投产。为了能成功种植出合格的食用菌,市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还联系了固定的技术人员,不定时现场指导。

至今,蒋红某也忘不了卖出第一茬食用菌的喜悦。但提到当年的收入,蒋红某擦着眼泪说:“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能挣那么多钱,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家里还有许多盈余,一家人过了有史以来最开心的年。我这辈子,都要感激驻村工作队对我的帮助!”

带动的效应

蒋红某的成功,让村里其他贫困户都看到了希望。

耿艳某的妻子说,原来耿艳某每天都要喝半斤酒,喝了酒什么也不管,孩子学杂费都交不起,更别提其他了。夫妻天天吵架,日子鸡飞狗跳的。没想到驻村工作队来了之后,对他们真心帮扶,不仅解决他们眼下的困难,还替他们长远考虑,多次劝说她丈夫不要饮酒,保重身体,把孩子培养好家庭才有希望。

去的次数多了,耿艳某慢慢变了。他戒了酒,开始忙时管理桃树,闲时去工地打工,妻子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家里生活越来越好了。

和他一样,对生活充满希望的还有李红某,去年大女儿考上大学后,李红某干劲儿更足了。他说:“国家都在想着我们这些穷人,又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自己得知道好歹,不能放弃自己。”

驻村工作队员发现,富起来后,大家的心也齐了,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一下也高了许多。原本不看好蒋红某种植食用菌的几个贫困户纷纷跑到他的合作社打工,除了每月保底2000元的工资外,还学到了不少技术。蒋红某说,如果他们愿意,他第二年多准备点儿菌棒,以每棒两毛钱的利润给村民种植,并负责技术和回收。

说这话时,蒋红某眼里有别样的光,曾经穷到没有尊严的他,现在竟然可以这样来回报生他养他的家乡。

从盐店庄村离开时,问及驻村工作队今后的打算,来志刚表示:成绩和荣誉只代表过去,工作队决心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政法委的领导下,按照“贫困村脱贫不脱政策,帮扶队伍不散,帮扶力度不减”的原则真抓实干,为盐店庄村全面脱贫、共建小康,作出新的更大奉献。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