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书武
2021年是“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两个五年”交接的历史节点,更是我市鼓足干劲、奋发图强实现“十四五”时期“七个始终处于全省第一方阵”奋斗目标的起点。作为负责全市电力供应的核心单位,国网新乡供电公司牢记“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市委确定的中心任务,时刻保持大战状态、大考作风,全面统筹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营商环境、民生保障等领域用电需求,以“创新提升年”为抓手,深入推进党建融入工程、电网升级攻坚、公司治理攻坚、服务提升攻坚、改革创新攻坚,围绕重点工作实施突破,推动整体工作全面提升。
创新形式 党史教育结硕果
6月15日,新乡电网迎峰度夏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据专业预测,今年夏天电网最大负荷有望突破500万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幅度在12个百分点左右。另一方面,新能源的消纳给原本就较为紧张的调控空间又增加了不少压力。“配网部分设备存在短时过载”的问题愈发突出,传统的技术手段应付当前的复杂局面已经力不从心,亟需提升硬件实力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
“支部建在连上”,确保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大提高了队伍的战斗力。国网新乡供电公司把党支部建在工程项目部,精准定位了党建工作与电网建设深度融合的结合点,将工程建设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生动实践,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解决供电压力的强大力量。上半年,新乡地区已投产8项电网工程,累计新增变电容量20万千伏安、线路69.81千米,有效地缓解了供电压力。
除了加大电网建设的投入外,国网新乡供电公司还组织管理人员面对一线工作寻找“做实事”的落脚点,出台了深化分片挂点、带队督查监管工作机制。相关负责人每周至少带队开展2次“四不两直”检查,及时通报检查结果,保障专业工作安全有序高质量推进。6月10日凌晨,110千伏剑合变一号主变通过5次冲击试验成功并网运行,标志着2021年里程碑计划中的5项迎峰度夏工程圆满结束。在党史学习教育的洗礼中,坚强的战斗堡垒和一线的先锋党员不断地寻找和打开供电瓶颈的突破口,确保新乡电网平稳度夏。
自3月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国网新乡供电公司以把握正确导向、注重方式方法、务求工作实效为指导,创新形式、广泛动员,在百余天的时间里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收获了大量的优质成果。
国网获嘉县供电公司太山供电所的“小院党课”自开展以来,每周固定一天集中学习,每日一道党史问答题,每周一则党史故事,每季一篇党史感悟。你问我答,互帮互学,共同探讨,读懂建党百年的历史风云,读懂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国网卫辉市公司开办“学党史 话党恩 讲百年故事”系列活动,在微信公众平台打造《游历百年》讲党史系列栏目,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为主干,汇集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等12期党史微课堂。
国网新乡供电公司把学党史、悟思想充分融入优质服务当中。城区供电部细化措施、主动靠前,全面排查了110个村庄的输电线路电线杆,为1500余个电线杆贴上“防撞反光警示贴”,有效避免撞杆行为发生。计量中心组织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普及安全节约用电、电能表失准更换等电力常识,答复咨询262人次,发放礼品及资料1200余份……
创新内容 供电服务上台阶
“十四五”期间,新乡电网正处于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期、竞相发展的比拼期、蓄势跃升的突破期,对加快推进各级电网发展、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国网新乡供电公司以“实”为原则、“干”为重点,踏实、务实、求实,敢干、能干、重干,关心、操心、尽心,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尝试新方法,努力推动电力服务上台阶。
“您好,张先生,我是大召营供电所的客户经理韩冰,现在您家附近,5分钟之后就能到。请您准备好报装资料,我们为您现场办公。”6月16日,韩冰愉快的心情溢于言表。除了日常的接单之外,韩冰这一次又抢到了一个新单,无疑给自己的业绩又添加新的一笔。
“抢单”是国网新乡供电公司为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省首家实施的回单、派单和抢单三结合的工作体系中的一环。这3个环节为供电服务的管理层、执行层和电力客户统筹工作、有效互动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提高了办电效率,盘活了基层服务力量。
近3个月来,国网新乡供电公司大召营供电所依靠实行“三单制”,共处理工作单60余件,抢单27件,“业扩”完成平均时长控制在了2个工作日以内。“回、派、抢”工作体系的业绩评估办法完善了管理内容、细化了具体执行标准,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电力服务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新的制度保障。
抢单是“人无我有”的创新。在“人有我优”的竞争中,国网新乡供电公司照样有突出的亮点。
国网新乡供电公司强化精益化设计,借助对新乡本地典型“业扩”实施方案的系统归结,形成A+B+C模块式典型套餐设计方案。工程设计人员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选择A+B方案或A+B+C方案,为用电客户制订既实用又经济的建设方案,满足广大客户“用餐”需求。
物资管理部门将千余种物资缩小至业扩使用的137种,极大地提升了“业扩”配套物资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标准化物资清单,创新“按季定额、分级储备、月度核算、调补结合”储备机制,建立了物资“蓄水池”提前储备常用零件和耗材备件,实现物资“随需随领”。电力项目工程施工单位按照物资清单领取“新鲜食材”进场施工,按照量身定制的图纸要求用调配得当的物资组织标准化施工,1天至2天即可全部完工。虽然程序上有先后,但是各参与单位在“A+B+C套餐”管理模式的协调下基本上是齐头并进、携手平推。截至5月底,新乡市域已有462家客户体验过这款供电服务的“快餐”,一致给出了好评。
创新机制 乡村振兴动力足
在新乡县大召营镇,70岁的张其忠手持电烙铁在葫芦上勾勒出石榴花的线条,伴随着丝丝青烟,一个个土葫芦变成了艺术品,价格也随之翻番。
“葫芦喜水,灌溉靠电;葫芦变身,作画靠电。没有可靠的电力,就没有大召营葫芦产业的今天。”6月18日,大召营村党支部书记姜磊翻开与大召营供电所党支部签订的共建协议书说。
这个共建协议是如何签订的呢?
4月份,电力服务下乡到大召营村,村民姜发高到经理服务台咨询,他在葫芦大观园种植了几亩葫芦,育苗期的葫芦需要多浇水,在浇地集中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跳闸,几亩地下来需要来回合闸好几次。“本来就是想问一下咋回事,没想到工作人员立即和我到现场解决了问题。”姜发高说。
由此作为引子,供电公司党委立即部署启动“党建+乡村振兴”项目,由供电所党支部与大召营村签订了共建协议,在葫芦种植基地和工艺品一条街设立了“党员责任区”,采取“2+3+3”模式开展电力服务,即2人一组,每3天围绕“问问客户意见建议、讲讲安全用电知识、查查用电设备安全”开展一次特巡,确保供电无虞、用电无忧。创新服务,在制度上下功夫,为乡村振兴提供足够强劲的动力。创新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变等待为靠前。创新了形式,创新了内容,也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大召营村的共建模式只是整个创新服务的一个缩影。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国网新乡供电公司都发挥自己的管理和专业优势,主动扛起社会责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自2016年以来,国网新乡供电公司认真落实党的扶贫政策,累计投资22.57亿元实施贫困地区电网改造,落实驻村定点扶贫捐赠资金245.5万元,实现村通动力电率100%、户通电率100%。洒下汗水结硕果。国网新乡供电公司17个结对帮扶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村里铺上了平整的水泥路面,搭起了宽敞整洁的文化广场,建成了别具风格的标准化卫生室,整修好了新的村委会大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网新乡供电公司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坚持“四个不摘”,加快电网改造步伐,发挥经济发展“先行官”和乡村振兴“开路者”的作用,持续巩固提升电网改造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可靠电力保障。截至目前,国网新乡供电公司电力服务下乡已开展12场,共发放连心卡15万余张,设立党员示范岗98个、党员责任区67个,与村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7个,为民履责实践1346人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83件。
百舸争流,千帆竞渡。全市两会刚刚结束,“六个新乡”的美好蓝图为国网新乡供电公司部署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市委、市政府和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国网新乡供电公司将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攻坚克难、锐意进取,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为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用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