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 温竞华)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实施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目前我国60至69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3.52%,远低于10.56%的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预计2035年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实施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是补齐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短板的必然要求,也是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提高老年人健康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说。
《纲要》提出,实施智慧助老行动。聚焦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融入智慧社会的需求和困难,依托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点)、老年科技大学、社区科普大学、养老服务机构等,普及智能技术知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
同时,依托健康教育系统,推动老年人健康科普进社区、进乡村、进机构、进家庭,开展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普及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应急处置等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充分利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科普园地、党建园地等阵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务。
老年人既是科普的对象,也可以是科普的主体。《纲要》提出,实施银龄科普行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老专家在咨询、智库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