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使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城市是区域人口、产业和要素资源的聚集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城市的“火车头”作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优化城市产业体系。产业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是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不论是解决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还是着眼长远发展,都需要推动城市产业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城市的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
激发城市消费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城市居民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消费结构日益呈现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特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适应城市需求结构趋势性变化,围绕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持续推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着力改善消费供给,增加适销对路的产品供给,满足不同群体多层次消费需求,为消费升级提供更多选择。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城市治理是城市发展和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重要保障。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一方面,要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充分发挥市民主人翁精神,鼓励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治理,充分保障其对城市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深化数据汇聚共享,加强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集成打造“城市大脑”,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数字化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