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市中心医院跻身中华骨髓库备案的移植医院行列后,为多位配型成功患者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使患者重获新生。
小宣是血液内科一病区的老“病友”。5年前,花季少年小宣不明原因乏力,间断出血。在家人的陪同下,小宣到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一病区诊治,最终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2019年,在血液内科一病区建科十周年之际,市中心医院成功申请为中华骨髓库备案的移植医院,可以全面开展骨髓库非血缘供者检索及移植工作。随后,该科即为数位血液病患者成功进行非血缘配型及移植工作,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2021年年初,该科终于在中华骨髓库为小宣检索到一例9/10相合志愿者,且对方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
血液内科一病区立即着手为其进行骨髓库干细胞移植相关流程,并积极对患者开展移植前准备工作。全科医护团队多次讨论,同省肿瘤医院移植专家商讨研究,并制订了完备的移植方案及护理流程,最终确定,在4月13日进行干细胞移植回输。
捐献者在济南进行捐献,血液内科一病区骨髓库协调员医生提前一天抵达,并于移植当日连夜返回,于深夜11时携带“生命的种子”到达病房。血液内科一病区主任展新荣、主管大夫王中良及移植仓护理人员早早到位,各司其职,顺利将珍贵的干细胞输入小宣体内。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护理下,小宣顺利度过排异期、感染期、植入期等重重难关,移植后10余天开始恢复造血功能,移植后20天顺利出仓,迎来自己的第二次生命。
(邢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