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胡殿芳)6月3日,我市召开“六·五”世界环境日新闻发布会,就“十三五”时期全市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的成绩和采取的措施进行发布。
据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市PM2.5平均浓度从9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51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从15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8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从147天增加到239天,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显著。
截至2020年年底,我市7条河流的8个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国家、省目标要求。辖区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水质级别全面提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目标要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启动,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十三五”时期,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特色污染防治体制机制基本形成,环境保护基础建设全面加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能力不断提升,基本实现了大气、水网格化监测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