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这句话用来形容当前的牧野区法院,非常合适。各项工作齐头推进,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尤其是近年来,牧野区法院以群众司法需求为导向,遵循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原则,大力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努力为当事人提供贯穿“立审执”全过程的一站式、综合性诉讼服务。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加快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该院诉讼服务中心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便民、利民新举措;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扩充服务内容,促进诉讼服务软硬件的全方位“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诉讼服务品质,让群众在优质服务中享受到更多司法便利……从诉讼引导、缴退费用、诉讼保全等服务出发,真正做到了把方便留给群众、麻烦留给法官。先后荣获了 “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单位”“2020年度人民满意的先进单位”等称号。
“作为人民的法官,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牧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明慧说。
近年来,牧野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起点谋划、高强度推进、高水平建设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努力提升新时期人民法院诉讼服务水平。2020年以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837件,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排名跃升至全省前列,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服务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减轻诉累
2020以来,牧野区人民法院毫不松懈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深化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热心做好“现场服务”,贴心做细“线上服务”,网上立案、移动微法院、“云上法庭”等在线诉讼服务平台大显身手。
“谢谢你们!真没想到,原以为我的案子要延期开庭了,现在门都没出就把我的案子解决了!”线上庭审结束后,原告周某激动地给法官打来电话。这起合同纠纷案件,被告李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向原告周某借款共计11万元,到了约定还款日,周某多次催要未果,遂向牧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定好开庭日期后,恰逢当事人处于疫情高风险地区,出行受限。为确保案件能够按时开庭审理,承办法官征求双方当事人意见后,决定采用“云上法庭”在线审理该案。在确认原告、被告网络信号顺畅后,审判长敲响法槌,一场“隔空”庭审正式开始。经过法官的努力沟通,释法析理,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并在线签字确认,案件得以顺利化解。
牧野区人民法院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持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当事人通过“河南诉讼服务网”与“河南移动微法院”,只需填写个人信息、点击上传材料就能轻松立案。立案庭工作人员当天对申请立案材料进行审核,并及时反馈给当事人,通过审核的案件当事人可以利用网上银行、微信、支付宝等方式缴纳诉讼费。2020年以来,网上成功立案4126件;网上交费累计2055笔;网上阅卷申请数累计2294件;电子送达累计11842件;共受理网上调解案件701件,调解成功233件;网上开庭294件。深化应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诉讼服务新模式,让尽可能多的群众享受到司法改革带来的红利,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得到了群众的纷纷“点赞”。
近日,律师娄某来到牧野区人民法院办理立案手续。“我听说你们开通了跨域立案。我手里有个案件,原告是广州的,可以在这立案吗?”
“可以。”了解其诉求后,立案庭书记员张培接待了娄律师。这是一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案件,在快速审核好材料后,她立即将案件相关的信息材料提交到了广州市相关法院,前后不到15分钟便成功立案。
“跨域立案太方便了,本来我都准备去广州了,但疫情期间出行受阻,现在好了,在牧野区人民法院就可以把案子立了,真是太方便、太智能了!”娄律师对该院高效便民的诉讼服务赞不绝口。
在跨区域立案服务方面,该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和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要求,成立以党组书记、院长徐明慧为组长的跨区域立案改革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专门区域,注意事项全部上墙公开,配齐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满足当事人的立案需求。自开展跨区域立案工作以来,该院已实现在15分钟内完成跨区域立案事务。
“抓管理要抓大不放小,律师平台的放大效应是小舞台唱大戏,让律师作为第三方力量来化解涉法信访,发挥律师优势,纳入法治轨道,是小平台、大作用。”徐明慧说,“我们积极拓展多维度诉讼服务体系,取得诉讼服务‘规模效应’,目的就是让当事人打官司更明白、更便捷、更温馨,让牧野人民共享司法的温暖。”
多元+综治,全力提升审判质效
2020年9月,牧野区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接待了几名农民工。因对调解程序及赔偿金额的计算有疑惑,一起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争执不下,特地来法院“求教”。在法官耐心详细的解释、指导下,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成功化解,调解中心对该案件出具了人民调解协议书进行司法确认,双方握手言和,并称赞该调解中心“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
据了解,实行立案登记制后,牧野区人民法院受案数量逐年增加,人案矛盾更加突出。2017年,根据牧野区“诉调对接多元化解”工作部署,按照“党政主导、综治协调、司法引领、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原则,筹资30余万元建成“诉调对接多元化解中心”,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有效整合为“一个平台”,组建起由退休干部、老法官、老检察官、社区和村委会成员、社会志愿者参加的,覆盖全区所有社区(村)的275名专兼职调解员队伍,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调解格局”,受到市委政法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表扬。2018年,该院还将保险业成功引入诉前调解范围,由市保险公司选派工作人员进驻诉调对接多元化解中心,调处涉保险合同纠纷和交通事故纠纷。
牧野区人民法院坚持把非诉讼解决纠纷机制挺在前面,持续推进诉调对接多元化解、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依托“两个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诉调对接多元化解网络,实行“调、裁、审”一站式解决矛盾纠纷。2020年以来,共受理诉前调解2775件,调解成功1158件,调解成功率达41.7%,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民群众依法维权提供了更强有力的保障。
牧野区位于我市市区中北部,东西横穿整个市区,为进一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牧野区人民法院根据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完善和改进人民法庭工作职能的指导意见,并结合该院实际,将辖区西段的王村法庭设为中心法庭,东段的牧野法庭设为道路交通事故专业法庭,辖区群众均可就近立案。2020年,两个法庭结案数量都在400件左右,结案率均超过97%,充分发挥出人民法庭就地高效解决矛盾纠纷的优势,既方便了民众,也提高了效率,极大节约了司法资源。该院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乡村治理,持续强化人民法庭与当地政府、调解组织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组织干警开展送法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司法需求。
提速+便民,诉讼服务再延伸
“听朋友说,官司好打,诉讼费难退,这个案子我胜诉了,但诉讼费啥时候能退,我心里没底,谁知道一来申请就给退了。”在退费窗口前,一位刘姓男士拿着退还的诉讼费说。
为进一步提升诉讼服务能力水平,该院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制定多条便民利民服务措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群众反映的诉讼费退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诉讼费退费工作自今年2月份起进入良性循环。这也是该院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的具体成果体现。
为进一步推进便民服务,该院还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了档案查询机,只需输入当事人身份证号码,即可查询该身份信息下的诉讼案件电子卷宗。需要打印时,只需轻轻一点,即可打印出带有该院名称水印的卷宗材料,而不需要再去档案室加盖档案证明专用章。打印的电子档案与档案原件具有同等效力, 真正实现了电子诉讼档案网上查询,线上提供,为群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细节之处,尽显关爱。牧野区人民法院时刻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法院工作的首位,对诉讼服务大厅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诉讼服务中心,设立立案服务、多元解纷、信访接待3个大厅共19个窗口,集立案咨询、信访接待、法律援助、诉调对接、小额速裁、网上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腿、多办事。该院还开通小额速裁、家事案件、农民工维权、军人军属维权、妇女家庭权益保障和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等绿色通道,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全方位法律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该院诉讼服务中心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单位”。
简单案件快审快结,复杂案件精审精结,牧野区人民法院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有力缓解了法院的人案矛盾,便利了人民群众,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审判质效的需求,又实现了公正和效率的平衡。牧野区人民法院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日夜兼程交出了最新答卷,人民群众在诉讼实践中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整合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职能,提升服务质效,对当事人的需求做到响应有机制、应对有办法,使诉讼服务中心成为展现人民法院优良作风的窗口,成为当事人解纷止争的平台。”徐明慧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