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南昌5月27日电 (记者 顾天成 郭杰文) 通过高精地图实现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化实时监测维护的石油管网、一颗与现实地球高度一致的“数字地球”……这些都是北斗系统与新技术融合发展的成果,“北斗+”“+北斗”正成为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
北斗系统是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赋能通信、导航、遥感技术一体化融合,也为未来其他新型基础设施提供战略性基础性时空数据支撑。
以汽车无人智能驾驶为例,高精地图是其首要前提。“高精地图与常规意义上的地图不同,不仅包含道路的路网形状、属性、限制规则等,还需要包含道路的坡度、曲率,以及高精度的车道、路口、红绿灯、停车位等语义和特征层信息。”百度智驾地图业务部负责人佘党恩说,这首先依赖于通过北斗系统实现对基础数据的采集。
只有加速融合,才能倍增发展。北斗系统优异的功能性与物联网、无人驾驶、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战略性前沿技术的交叉融合,使“北斗+”“+北斗”成为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手段。
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款融合应用卫星导航、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普适性传感器,正在改变传统的监测模式。
“北斗应用只受想象力限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说,不断挖潜北斗系统能力,鼓励“北斗+”“+北斗”技术创新,赋能更多新业态、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