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总工会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三个着力”重要指示为主线,持续推进企事业单位建会和农民工、“八大群体”、灵活就业人员入会工作,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提升规范建设水平,激发基层工会活力。2018年以来,全市新建工会组织1620家,新发展会员98861人,连续3年获得“河南省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党政支持,社会协同,形成建会合力
党建引领,选优配强干部。市总工会联合市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动工建”的意见》,明确各级党委把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纳入党建考核目标,工建不合格,党建不评优;以落实文件为抓手,强力推动县(市、区)党委配强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乡镇(街道)工会领导干部。文件出台以来,我市新换届的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和乡镇(街道)工会,均按照党(工)委副书记兼任工会主席、中层正职担任或兼任工会副主席的规格,配强了工会领导班子。
政府支持,借势借力。市总工会加强与税务、公安、交通、市场管理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借势借力推进建会入会工作开展。联合税务部门,通过征收建会筹备金,促使620家企业主动建会;联合市交通局,推进全市货运行业建立工会联合会5家,涵盖80家单位,4500余名货车司机加入工会组织;联合市公安局、市邮政局,推动我市保安行业和快递行业建会,吸引保安员、快递员入会。
社会协同,形成合力。依托物业行业协会成立物业行业工会联合会,涵盖26家单位,768名保安员入会;依托家政行业协会,成立家政行业工会联合会,涵盖20家单位,500余名家政服务员入会;依托律师行业协会,成立律师行业工会联合会,涵盖50家律师事务所,500余名律师加入工会组织。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增加组织凝聚力
加强行业工会联合会管理。为了理顺关系、加强管理,市总工会出台《市总工会市级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及管理办法》,明确了工会联合会建设条件、工作职责、建会标准、干部队伍管理、组织隶属关系等。通过基础性建设补助、奖励性补助和专项活动补助,累计为我市产业工会所属8个行业工会联合会补助经费30余万元,解决行业工会联合会缺少经费来源问题。通过8个市级行业工会联合会的建立,把地域分散、规模较小的200余家单位纳入工会组织覆盖范围,吸收6000余名以农民工及灵活就业人员为主的职工入会。
加大基层工会经费补贴力度。出台《市总工会关于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村级(社区)及基层工会经费补助办法》。在省总工会补助的基础上,市总工会每年对每个乡镇(街道)工会、省级以上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再补助1万元经费,用于开展工会工作。对获得省级、市级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的工会,市总工会、县(市、区)总工会为每个示范点补助经费不低于1万元。对基层工会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书屋、“三书一公布”工作调解场所和调解队伍、户外劳动者驿站等均给予相应的经费补助。通过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市总工会、县(市、区)总工会4级工资负担方式,为我市县(市、区)总工会、省级以上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乡镇(街道)工会配备社会化工会工作者110人,缓解了专职工会干部不足的问题。通过经费补贴、项目资金下沉,保障基层工会组织在“建起来”之后,能“转起来”“活起来”。2018年以来,累计为我市基层工会拨付经费补贴1300余万元。
规范基层工会组织制度。市总工会贯彻落实《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条例》《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事业单位工会工作条例》等,规范基层工会的换届选举、干部配备、制度建设、经费管理、作用发挥、硬件建设等;制定并印发《市总工会关于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有关意见》,从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加强乡镇(街道)、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建设,加强非公企业工会建设,推动“八大群体”、农民工及灵活就业人员入会,开展新兴产业、新兴经济组织建会规律研究,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加强行业工会联合会管理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夯实工会基层基础,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多措并举,示范引领,提升工会影响力
加强领导,制订方案。市总工会将企事业单位建会,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入会等列入每年重点工作,先后制订《100人以上企事业单位建会专项行动方案》《50人以上企事业单位建会专项行动方案》《农民工及灵活就业群体建会入会行动方案》等,将企事业单位建会,农民工及灵活就业群体入会任务落实到各县(市、区)总工会和各产业工会,并在每年的全市工会工作会议上进行动员部署,强力推动。
摸清底数,精心部署。结合全省第4次工业信息普查数据,组织全市各级工会,分别将全市100人以上、50人以上、25人以上企事业单位建会建制情况进行逐一核查,做到企业数量清、职工人数清、建会和未建会名单清、建制和未建制名单清、会员发展情况清等。2019年开展“100人以上企事业单位建会专项行动”,69家100人以上未建会企事业单位全部建会。2020年开展“50人以上企事业单位建会专项行动”,198家50人以上未建会企事业单位年底前建立工会组织。2021年开展“25人以上企事业单位建会建制专项行动”。目前正在对我市7000余家25人以上企事业单位建会情况进行排查,对排查结果将建立台账,制定建会建制计划,明确建会建制目标和完成时限。
项目管理,精准发力。组织动员各级工会积极申报建会入会项目。2019年,市总工会积极组织我市各级工会申报灵活就业人员基层工会组建类和专项维护服务类项目共42个,涵盖企业556个,获得省总工会项目经费补助65万余元,攻克建会入会难点,项目发展带动农民工及灵活就业人员12011人入会。2020年全市共申报建会、发展会员、建制项目75个。其中,农民工及灵活就业人员项目56个,涵盖企业137家,发展会员13800余人,获得省总工会项目经费补助65万余元,缓解建会入会工作经费不足问题,实现对农民工和灵活就业群体会员的精准服务。
示范引领,多点带面。持续扩大“两模三优”品牌影响力。2018年和2020年分别评选命名一批新乡市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优秀工会工作者、优秀工会积极分子、优秀工会之友,形成争创模范职工之家的良好局面,提升了基层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不断扩大规范化阵营,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我市整体工会工作规范化进程。采用申报制,每年在全市培育市级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示范点50家,每个示范点补助建设经费1万元。选择优秀的示范点向省总工会推荐,目前被省总工会命名的省级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累计138家,获得省总工会建设经费补助300余万元。每年培育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建设示范单位20家,每个示范单位补助建设经费5000元,通过推广先进经验,提升非公企业民主管理水平,切实保障职工权利。创建“司机之家”建设试点7家,每家补助建设经费1万元,通过改善货车司机工作、休息条件,提升工会影响力,增加货车司机入会主动性。
(工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