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非常凶险、死亡率极高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如果救治不及时,24小时内病死率约33%,48小时内病死率高达50%。然而,这凶险的一幕近日又一次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演。面对随时“爆炸”的“血管炸弹”,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介入团队全力奋战,将患者从死神手上夺了回来。
前不久,63岁的徐先生突发背痛,持续90分钟无法缓解,紧急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当时患者呻吟不止,胸痛难以忍受,同时伴有恶心、虚汗等症状。心血管内科副主任畅君毅和医生李欣欣立即给予患者镇痛、降压、控制心室率等药物应用。
时间就是生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紧急为患者进行主动脉CTA(主动脉在CT下的血管成像技术),结果显示主动脉夹层。在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专家团队迅速为患者实施腹主动脉带薄网支架置入术。经过一个月的康复治疗,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在面对像徐先生这样凶险的疾病面前,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的救治过程往往都是“生死时速”的现实版,他们精准无误的判断,分秒必争的行动,在患者生死之际力挽狂澜,为患者赢得新的希望。
据悉,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始建于1985年,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临床、科研、教学队伍。学科团队44人,其中主任医师及教授5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人。是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脂代谢紊乱、主动脉夹层、肺动脉高压、急性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外周大血管病变等疾病为主的大型临床科室。独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支架植入术、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及各种外周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
目前,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能独立完成各种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如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CTO病变、冠脉钙化病变以及冠状动脉内旋磨术、血管内超声等先进介入技术。
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我市家喻户晓,每年从各县(市、区)慕名而来的患者不计其数。科室在各种心脏病临床诊治、心脏介入治疗方面已有较高水平,年PCI量500余例、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80余例。科室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奉行“爱护每颗心,关心每个人”的科训,不断提高心血管诊治水平,做人民群众的健康守护神。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