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芳 吴富领 李冰冰 文/图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疫苗的发明和预防接种,是人类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疫苗接种的普及,避免了无数儿童残疾和死亡。世界各国政府均将预防接种列为最优先的公共预防服务项目。2021年4月25日为我国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为“接种疫苗,防控疾病 ,守卫健康, 守护一生”。
“健康中国”战略鼓舞人心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系统谋划,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健康中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新成效,更多地体现在增进人民的健康福祉上。
“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大健康”嵌入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有机版图。
“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既与长期以来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一脉相承,又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016年10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勾画出打造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这一部署,标志着健康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
战胜疫情
健康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使我国大大增强了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带领人民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在此基础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我们要继续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干好本职工作,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预防为主”造福人民群众
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
通过接种疫苗,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我国有效地控制了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通过口服小儿麻痹糖丸,自1995年后,我国即阻断了本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使成千上万孩子避免了肢体残疾;普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1992年的9.7%降至2014年的0.3%;上世纪中期,我国麻疹年发病人数曾高达900多万例,至2017年,发病人数已不到6000例;普及儿童计划免疫前,白喉每年可导致数以十万计儿童发病,2006年后,我国已无白喉病例报告。
上世纪60年代,我国流脑发病最高年份曾高达304万例,至2017年,发病人数已低于200例;乙脑最高年份报告近20万例,2017年,发病数仅千余例。
我市免疫规划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连续28年没有报告脊髓灰质炎病例,连续28年没有报告白喉病例,实现了新生儿破伤风消除目标,全国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大幅下降,2020年甲型肝炎仅报告10例,麻疹报告零病例。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广大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不断提高免疫服务质量,维持高水平接种率是全社会的责任。
为了使免疫规划工作行稳致远,《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对疫苗的研制、生产、流通、预防接种全过程提出了特别的制度和规定,主要体现在:最严格的研制管理、严格的生产准入管理、严格的过程控制、严格的流通和配送管控、做到严厉的处罚。每一支疫苗就像我们的身份证一样都有一个电子编码。我市于2020年实现人用疫苗全程电子追溯。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建立免疫屏障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很大,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预防接种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阻断疫情传播的重要手段,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国正在按照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和其他人群依序推进的原则组织实施接种,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度,实现应接尽接,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我国在疫情早期布置了五条技术路线,其中三条技术路线冲到最前面,包括三个灭活疫苗,还有一个病毒载体疫苗,都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在目前预防接种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一个是重组蛋白疫苗,也已经获得了紧急使用批准。我们国家整个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处在国际的第一方阵,不仅为我们国家,还为50多个国家人民提供了疫苗的支持。我国还布局了若干条技术路线,有十几个疫苗已经进入临床研究,包括减毒流感疫苗载体、mRNA疫苗、DNA核酸疫苗的技术路线疫苗,正在进行二期临床试验。
新冠病毒疫苗大规模接种厚积薄发
在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的领导下,为做好我市新冠病毒疫苗大规模接种工作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一是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对所有参加疫苗接种工作的医务人员开展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二是将增加临时接种门诊,在高校等人群聚集场所、休育场馆将设置临时接种点。
三是利用现有预防接种门诊增加接种台,并延长接种服务时间。
四是要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都要增设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门诊,要求配置疫苗冷藏设备、信息化设备等。
目前,我市使用的是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推荐,新冠病毒灭活疫苗2针基础免疫的接种间隔为3周~8周(21天~56天),接种门诊会结合疫苗的供应情况和第一剂接种时间,在此区间内合理安排第二剂的接种时间。
免疫规划疫苗与非免疫规划疫苗的区别
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脊髓灰质炎、结核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乙型肝炎、甲型肝炎12种传染性疾病。
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居民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是国家对免疫规划疫苗的补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说法,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中,其中有至少一半是疫苗可预防的,比如水痘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疫苗不是儿童的专属,成人也需接种,如人用狂犬疫苗、流感疫苗、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
依据病种的轻重缓急,与当下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疾病流行情况相关。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会有更多的国家非免疫规划疫苗划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比如甲肝、麻腮风联合疫苗,曾经的国家非免疫规划疫苗,现在都转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了,所以国家非免疫规划疫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接种。
广大群众如何办理预防接种证
1.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需要带好宝宝的户口簿、出生证以及出生时在出生医院接种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卡,到居住地所在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上面有接种每一针疫苗的时间,家长提前预约,按照预约好的时间段及时带孩子到接种门诊进行接种。
2.在外地出生但在本街道居住的孩子,也应尽快到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让孩子尽快补种各种疫苗。若在原地区已接种过疫苗,应带上原来的预防接种证,根据已接种过的疫苗,安排补种未种的疫苗。
3.家长在办理预防接种手续时,必须把可靠的通信住址和联系电话告诉接种门诊医生,以便及时取得联系。
接种疫苗前后应该注意的事项
接种前作好准备:
1.接种前一天,可以给孩子洗澡,换上宽松柔软的内衣。
2.接种当天,带好《预防接种证》,注射后医生会在《预防接种证》上登记本次接种时间、疫苗名称等相关信息,同时,预约下次接种疫苗品种及时间。
3.接种前,医生会对宝宝的健康状况进行询问检查,如测量体温、询问禁忌症等,家长务必要如实回答,同时,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询问,务必让医生了解宝宝真实的健康状况,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
4.接种分为口服及注射两种方式:口服疫苗前后半个小时请避免喂食热水、热食及喂奶。注射部位一般在宝宝的上臂及大腿,家长应配合医生固定好宝宝体位,防止意外发生。
接种后:
1.在接种场所留观30分钟,无反应后再离开。
2.要让宝宝充分休息,多喝水,避免吃鱼、虾等容易过敏的食物,注意保暖。接种当天尽量避免洗澡,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引起感染。
3.接种疫苗后,孩子如果出现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烦躁等现象,不必担心,家长注意观察,这些反应一般很快就会消失,但如果发热超过38.5℃,反应比较强烈且持续时间较长,请及时带宝宝就医,并向预防接种门诊报告。
4.记住医生预约的下次预防接种时间,妥善保管好预防接种证和疫苗告知单。
5.成人接种过疫苗后不要酗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改革完善疾控体系,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市疾控中心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委领导下,在省疾控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及2021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巩固基础、强化重点、着眼全局”工作思路,以健康中国、健康中原、健康新乡行动为根本出发点,打牢基础工作、抓实重点工作,以创新为动力,推动全市疾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全市人民身体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