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切实“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原阳县聚焦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其“三产”融合发展的做法有效地破解了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梗阻”问题,产业链不断优化延伸,产业集聚效应更加强劲,对实现原阳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原阳县“三产”融合发展的道路将越来越宽阔、前景越来越光明,原阳县的做法值得各县(市、区)学习借鉴。
原阳县过去一直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不仅企业数量少,更没有支柱产业,财政收入总量偏小。但是原阳县同省会郑州市仅一河之隔,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很大。
2015年,新一届原阳县委借助优良的区位优势、聚焦本县农业基础优势,主动对接郑州,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谋划打造百亿食品产业集群。原阳县委、县政府经过大力招商,当年就引来了在郑州发展的中央厨房项目,该项目落地原阳后更名为河南景田中央厨房有限公司。经过几年努力,以中央厨房项目为主导的食品产业园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食品产业园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根据各地条件,优化发展路子,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增收渠道。中央关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的要求,为原阳县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原阳县通过精心培育和拉长食品产业链条,有效带动了全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以及农民就业,极大地促进了原阳县各业的发展,形成了食品产业集群“三产”融合发展的鲜明特色。2019年,原阳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增速位于全市前列。
新乡市委党校组成调研组,对原阳县探索“三产”融合发展的做法进行深入调研。我们认为,原阳县委、县政府有效地落实了国家关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升了产业链的完整性,实现了上下游、产供销的有机衔接,其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一、原阳县探索“三产”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2016年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产”融合发展之路。原阳县委在对县域经济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依托自身生态农业优势,突出食品加工主导产业,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郑州产业溢出,开展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目的的集群式招商”的发展思路。
原阳县新的发展思路确定的同时,河南省餐饮协会正在全省范围内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其原因是郑州诸多餐饮企业扩大规模的意愿普遍强烈。经过双方的深入交流,两个月后,河南省餐饮协会果断决定在原阳县建设“中央厨房产业园”。他们之所以选择原阳县,主要是看中了原阳县的四大优势。一是坚实的农业基础。原阳县过去一直重视农业发展,有很好的农业基础,原阳县是新乡市第一产粮大县、全国生猪生产大县,农业始终是原阳县发展的第一优势。2015年,全县已拥有高标准粮田61.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00.09万亩,粮食生产总量达到10.77亿公斤,蔬菜、林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35万亩,全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25家。这些优势成为食品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依托。二是优质的服务保障。原阳县产业集聚区“管家式”精准服务让企业考察人员不仅感受到了热情,也增强了发展信心。他们认为,原阳县能够给企业发展提供更宽松的环境、更便捷的服务、更广阔的空间、更有力的保障。三是良好的承载能力。原阳县产业集聚区按照“产城互融、以产促城”的建设理念,建设了完善的道路、排水管网、强弱电、路灯等基础设施。在产城接合部规划建设了四星级酒店、二级甲等医院、商业休闲广场、文化艺术中心以及45万平方米居民小区和19.7万平方米的公租房,使产业集聚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功能进一步完善。四是突出的区位优势。河南省餐饮协会下属企业大多数在郑州市,与原阳县仅一河之隔,原阳县所处位置能够满足这些餐饮企业的200公里~300公里的配送半径。
“中央厨房产业园”项目的理念契合了原阳县的产业发展思路。在原阳县委的鼎立支持和大力推动下、在原阳县产业集聚区的精准和高效服务下,原阳县走上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一是辐射带动全县上千家大中小食品企业快速发展。九豫全有限公司入驻产业园后,业务迅速发展扩大,不到一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布局零售门店“九多肉多”近千家。二是快速形成了辐射全县的食品产业集群,2019年食品产业产值占到全县各业的70%以上。从发展势头上看,原阳县以中央厨房为代表的食品产业每年增速达50%以上,预计2021年达到百亿规模,从而成为原阳县最大的支柱产业。
二、原阳县探索“三产”融合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引入龙头企业,带动形成集群。原阳县委、县政府为加快推动食品加工企业落地并形成集群,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多次深入郑州市,与各个企业洽谈,邀请企业亲临原阳县实地考察,给予热情接待。在双方的努力下,郑州市包括姐弟俩土豆粉、巴奴火锅等36家企业先后落户原阳县。在初步形成集群后,又带动阿杰食品、九豫全、雨轩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等省内知名食品企业陆续进驻原阳县。在众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激活了数百家中小型企业的孕育成长,形成了谷物及饲料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烘焙食品制造等七大门类的食品加工体系。截至目前,原阳县中央厨房产业园已建成为全国拥有企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产业园。
(二)政府搭建平台,优化产业链。原阳县委、县政府为推动食品产业集群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采取一系列新举措。一是投资3000万元建设区域性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食品企业提供原材料及食品质量检验和监测。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原阳县食品产业的信誉度、知名度,使原阳县的食品产业远近闻名,为进一步招商引资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未来原阳县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食品加工基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是配合行业协会谋划建立线上销售平台“莲菜网”。此举既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了就近购买原材料的途径,同时也为企业扩大销售搭建了平台。三是积极协同各企业,搭建资源共享新平台。鼓励园区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开放企业空闲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如雨轩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建有大规模冷库,部分闲置空间可承租给园区其他企业。租给其他企业后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为企业节约了成本。这种做法畅通了产业循环中的部分“堵点”,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双向联动,真正实现了产业链优化、资源集约化、效能最大化,从而实现了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三)引导企业前展后延,促进“三产”深度融合。
原阳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发挥食品加工这一支柱产业的主导作用,着力在深化产业融合上下功夫。原阳县以中央厨房产业园为基础,着力引导园区企业在做好自身食品加工的基础上,根据优势延长产业链条。一是通过政府支持村级组织、村级组织带动种养殖大户,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了食品加工企业向种养殖延伸发展。目前,已经有九龙农业有限公司建立了芝麻、花生种植基地;雨轩清真牛羊肉公司建立了肉羊养殖基地等。二是通过组织开展政策培训、外出学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第三产业延伸。2019年4月,九豫全公司在管委会的支持和帮助下正式进军电商,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注册了店铺,同时,借力新媒体优势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尝试直播带货。一年时间,仅电商平台销售额即超300万元。三是积极引导企业向多领域发展,努力打造产学研一体的现代产业发展新模式。谋划组织园区内多家重点企业按照工业旅游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由管委会和省餐饮家协会对接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工业观光和产业管理研学活动,培育园区文化软实力,扩大品牌影响力。
(四)提供优质服务,推动产业发展。原阳县委、县政府为加快推进食品产业形成集群,他们在全方位服务方面
下功夫,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建立“四级分包”帮办制度。由县级领导包项目、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抓落实、办事处党工委书记作保障、帮办人蹲厂具体服务。当企业遇到难题时,县级领导召集四级帮办人员综合协调,同企业协商精准帮助解决。二是建立园区企业家培训制度。引进了格局商学院,组织园区内企业家每周开展学习,提高企业家把握国际国内市场发展趋势和做好企业管理的能力。三是建立银企对接制度。组织园区内企业和县域银行定期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四是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管委会搭建平台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原阳县探索“三产”融合发展的主要成效
(一)有力推进农业全面振兴。
随着原阳县食品产业集群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农业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原阳县当地农业产品销售渠道和种植体量明显增加。2019年,原阳县夏粮播种面积达71138公顷,同比增长470公顷。从播种面积、总产量来看,农作物种植结构调优、质量提升、方式转绿。原阳县在农业全面振兴的同时农民收入也不断增加。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10.3%,位居县(市)第三位。
(二)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中央厨房产业园的落户,原阳
县实现了从种养业到加工业、再到餐饮服务业的产业链融通。随着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原阳的落地,原阳县餐饮食品加工产业声名远扬,其产品畅通无阻地销售到全国乃至海外,从而实现了产业的畅通循环。由此,原阳县走上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充分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原阳县“现代农业+中央厨房+物联网+金融服务”的全新模式初具雏形,融合发展所带来的磁场效应、互促效应不断释放。一是集聚产生的磁场效应吸引入驻企业逐年增多,有效激发市场活力。相关业务收入呈倍数级攀升,2019年营业收入为32亿元,预计2021年达到100亿元,“十四五”末将达到300亿元,真正成为“百亿产业集群”。二是融合发展形成的合力激发了各个企业的潜能。如阿杰食品有限公司,这个占地仅50亩的“小企业”,在政府的帮助下,2019年实现上缴税收4000余万元,成为该县最有前途的企业之一。
四、原阳县探索“三产”融合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实现“三产”融合,必须立足本地优势,扬长避短。
任何发展,都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原阳县的优势一是粮食生产大县、生猪生产大县,原阳县这一优势最适宜于发展食品加工产业。二是区位交通优势。由于食品加工受配送半径限制,紧邻郑州的这一优势为原阳
县发展食品加工业提供了条件。原阳县立足本地优势、加快发展,对我们的启示是任何发展都要立足本地优势,并把优势做成品牌。
(二)实现“三产”融合,必须切实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服务作用。
原阳县中央厨房产业园之所以能够取得发展上的突破,关键在于原阳县委、县政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始终坚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园区的运营不多问、不插手、不干预。原阳县中央厨房产业园的运营管理完全交由河南省餐饮协会统筹负责,管委会只为园区和企业当好“店小二”“好管家”,让企业心无旁骛敢于放手谋发展,以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原阳县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服务作用的做法启示我们,政府必须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服务,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主体作用。
(三)实现“三产”融合,必须不断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原阳县通过积极引进以中央厨房产业园为代表的食品产业集群,有效推动了原阳县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服务业全产业链条的转型升级;原阳县通过政府积极引导、高效服务和企业不断创新,有效推动了原阳县食品业走向全国乃至海外。原阳县不断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启示我们,县委、县政府要积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前瞻性谋划布局,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调研组成员:郭婧张力文尚广鸶张敬民)
新乡市委党校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调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