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1年1月28日 星期

为残疾孩子提供“有温度的教育”


1月14日《今日头条》播出了题目为《男孩多动症,课程送到家》的新闻,讲述了辉县市一所学校送教上门的事迹。据了解,类似帮助适龄残疾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事例还有很多。我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7所,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11所。截至2020年年底,我市有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共计4497人,随班就读2680人,送教上门713人,在特教学校就读937人,入学率达到96.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了让适龄残疾少年儿童接受到“有温度的教育”,市教育局采取多项措施予以保障。

领导重视,形成合力。市教育局制订下发了《新乡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年~2020年)》,及时督促县(市、区)教育局按照文件精神制订方案。成立了市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县(市、区)残疾儿童入学给予帮扶指导。将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就学工作纳入到市政府教育督导和教育扶贫内容之中,将特殊教育学校纳入到全市学校评选评优范围。学校针对程度不同的适龄残疾少年儿童落实“一人一案”,对口入学。市残联、市民政局对适龄少年儿童入学入园积极给予政策支持,减少入学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市妇联、市卫健委按照责任分工参与这项工作,多部门形成合力,实现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就学全覆盖。

按照上级规定,在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普通学校、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建设达标资源中心、资源教室等设施,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在接受教育时,有设施设备和师资。在每年秋季招生时,为了解决残疾少年儿童的入学问题,各县(市、区)教育局定期与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沟通,共同根据适龄残疾少年儿童的年龄和残疾程度,研究、制定入学时间表,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方式进行评估认定,提出入学安置建议。共同动员残疾少年儿童的家长及其他法定监护人,依法保障送学生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少量适龄残疾少年儿童需要在其他时间入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能够积极协调予以解决。

关心关爱,形成共识。残疾少年儿童入学入园问题,教育部门坚持优先解决。对需要入学的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实行登记造册,保障残疾少年儿童接受教育;对送教上门的学生,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制订出详细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师按时送课。每当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遇到困难时,我市教育部门坚持实地调研,协商解决,让家长满意。市教育局积极协调新闻媒体,宣传随班就读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典型事迹,主动协调、促成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家,多为特殊教育学校和残疾少年儿童入学作贡献,让残疾少年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余道平)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