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原阳县部分贫困群众通过勤劳的双手摆地摊挣钱,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过上了美好新生活。
郭成波是陡门乡仁村堤村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发作时无法劳动而致贫。3个孩子都在上学读书,平时家中主要收入来源是靠他一个人打零工所得。今年以来,随着各地政策的开放,“地摊经济”火了起来,郭成波便想到凭借自己蒸包子、卤煮的手艺摆地摊增加收入。凭借比别人更能吃苦,总是出摊最早,而且小笼包子、馄饨、卤煮味道也好,郭成波每天的生意都很火爆。
“我一个月净利润能收入六七千块钱,生意挺好的,收入也不错。”郭成波微笑着对笔者说。
郭成波靠着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也成功摘下贫困户的“帽子”。在原阳县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通过勤奋实现灵活就业的还有很多,“地摊经济”给老百姓带来了福音,也是扶贫经济的一大创举。
原阳县大商道夜市街运营部经理张慧娟说:“为有效激活‘地摊经济’活力,让城市更有烟火气,推动经济发展,我们以高起点、高标准为方向,按照统一管理、统一设计、统一标志来打造大商道特色小吃一条街。目前,已建有100多个摊位,有效增加了群众经济收入。” (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