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延津县塔铺街道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求真务实,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使经济建设稳步发展,队伍建设、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近日,笔者深入塔铺街道进行了探访。
抓实抓细防控工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喜庆的节日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也影响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疫情就是命令,辖区就是战场。除夕之夜,塔铺街道办事处灯火通明,党工委连夜召开疫情防控紧急会议,严格按照上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一线应急指挥部,在23个村庄建立了联防联控卡点。塔铺街道党工委书记秦致伟带领班子成员吃住在单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坚持指导工作在一线,战斗在一线。
塔铺街道下辖23个村,点多、线长、面广,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多,走亲访友人员多,给阻止疫情传播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在疫情防控面前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必须严守底线,严防死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塔铺街道党工委痛下决心。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党员干部靠前站,形成了一道道“防护墙”。为了宣传群众,塔铺街道利用村广播、流动宣传车向村民宣讲防控、防疫知识,引导村民参与防控工作,迅速掀起了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人民战争。春节期间,居民自觉待在家里,大街小巷静悄悄的,路上基本上没有走亲访友的车辆。
为掌握返乡高风险人员的基本情况,塔铺街道依靠村组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疫情防控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为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塔铺街道积极协调市场供应商,开辟绿色通道,足额保障节日期间的粮油和蔬菜供应,累计协调蔬菜等食品50多吨,确保疫情期间“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塔铺街道科学引导辖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加大对重点人员的核查和监测管理力度,对高风险人员果断进行隔离筛查,共登记外来务工人员1200余人,居家隔离89人。同时,依托园区优势,成立23个村级劳务站,针对辖区企业不同用工需求,就地安置辖区800余名农民工在园区就业,就近解决了辖区企业的用工之急和农民工的务工之需,较好地推动了辖区经济复苏。
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乡村组织处在最基层,党建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龙头,队伍建设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党员干部有理想、有信念才能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开展。”谈及街道办工作重点,秦致伟一语中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塔铺街道党工委针对乡村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激发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经常抓、抓经常,反复抓、抓反复,使基层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得到了明显改观。
——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用党建理论武装头脑。塔铺街道党工委重点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学习制度。今年年初,党工委制定了党员干部培训计划、每季度定期对驻村工作队员、党支部书记就如何加强基层党建及乡村治理等方面业务知识进行培训。截至目前,党工委书记讲党课8次,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开展扶贫业务知识培训10余次,召开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会议4次,党建、组织委员例会12次,完成23个村党支部书记党建述职评议工作,开展党务知识竞赛1次。
——严格落实党内民主制度,持续强化党组织凝聚力。班子成员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会,每两周召开党工委会,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听取班子成员、管理区长抓党建工作汇报。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改进干部作风。通过专题教育、作风整顿等各种方式,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增强贯彻上级政策、落实工作任务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目前,全街道上下班子团结,步调一致,心齐气顺劲足。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审签审批制度,完成“三会一课”记录审签15次,包区领导指导党支部党建工作60余次。同时,紧紧抓住“村级班子建设”这个牛鼻子,坚持以“后进村”转化为根本,以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为目标,围绕提高干部素质、壮大党员队伍要求,在全街道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五转五带头”“五比五不比”活动,着力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为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塔铺街道还通过上级支持、街道帮扶、村级自筹等多种途径,加强村级阵地建设,改善办公条件。今年以来,投资20万元对胡堤村村室进行提升改造,投资45万元完成了郭庄村新村室整体搬迁,党员活动中心和便民中心合二为一,实现“一站式”服务。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入贯彻落实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工作部署,努力拓宽增收途径。自规范农村(国有)集体经济合同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塔铺街道共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719份,完成比例98.4%,完成村比例95.7%,村集体增收506.39万元;已规范国有集体经济合同31份,完成比例88.6%,增收9.5万元。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塔铺街道23个行政村参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认成员身份人数25651人,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14个,发放村股权证书14个,村集体经济5万元以上的达18个。
——推进扶贫开发,补齐小康短板。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塔铺街道严格按照省、市、县要求,不图形式,不走过场,在巩固历年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补齐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弱项,积极构建防贫减贫和持续增收长效机制。
今年以来,塔铺街道共召开党工委会议19次,乡村干部大会5次,召开265户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培训会议3次,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扎实有效开展扶贫工作。
着力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
塔铺街道地处黄河故道,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功在当前,惠及千秋万代。为此,塔铺街道着眼于长远,把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整治疏通河道,构建生态水系。围绕文岩支渠盐厂段3条支流进行集中整治,清理边沟、边坡杂草垃圾等,打造河清、岸净、坡绿的沿河景观带。河道的疏通也为附近农户提供有利灌溉条件,实现增产增收。
——开展绿化集中行动。23个村共栽种垂柳、红叶李等绿化树木2万余株。其中,荷宝高速廊道绿化700余亩,完成300%;平原防风固沙林200亩,完成133.3%;农田防护林110亩,完成106%;乡村绿化美化54亩,完成100%;种苗花卉40亩,完成111%;种植优质林果280亩,完成108%;森林抚育312亩,完成100%。
——全方位、无死角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由各村党员干部带头,组织保洁员、志愿者逐街逐巷开展清扫,确保道路沿线无畜禽粪污、无生产废弃物。完成沙口、大柳树、太平庄、胡堤、老任庄、南郑庄、北郑庄7个村的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工作。
——织密办事处、村、组三级网络,落实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各村设立禁烧值班点,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充分发挥“蓝天卫士”作用,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地块,确保辖区不发生
大的火点,圆满完成了禁烧管控工作任务。
着力抓好基础项目建设,提升护佑民生水平
“群众盼什么,党委、政府就要干什么,百姓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谈及民生工程,塔铺街道办事处主任李纬宇如是说。塔铺街道办事处针对辖区实际,大力开展事关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北郑庄、塔一、塔二、通郭村、盐厂、任光屯、太平庄7个村7条路共计12公里的道路项目建设;投入改水资金200万元,对杨庄、老任庄、小堤、龙王庙4个村实施安全饮水项目建设,新增自来水受益人数0.8万人。目前,已全部完成验收工作,辖区饮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规范现有农村污水处理管网体系,目前,胡堤村、北孟湾村、郭庄村、万全庄村、沙门村、龙王庙村6个村污水管网已全部完成;完成改厕户数448户,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总数。
——加强综治平安建设,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科学划分了52个网格,配备网格员78名,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职责,在疫情防控、禁毒、防溺亡、扫黑除恶、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积极化解各类矛盾,全年累计排查出矛盾纠纷28起,实现村级化解13起,乡村两级协同调解12起。
——积极化解信访案件,圆满完成省、市交办的信访案件7起,化解率100%。截至目前,塔铺街道未发生一起市级以上信访案件。
——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宣传攻势,制作条幅、标语45条,悬挂、张贴在各村显著位置。对重点领域进行再排查,确保扫黑除恶收官之年圆满完成任务。
——营商环境日益优化。完成了龙王庙、沙门三普轮胎600亩土地征用工作;完成了沙门40亩地优模科技征地工作;完成了县城门户公园盐厂村160余亩土地流转租用工作。在征地和土地租用过程中,塔铺街道办事处和村级干部一起做了大量工作,未发生上访和群体性事件。
——招商引资有成效。与上海圆通速递公司合作,成立圆通物流分拣中心;与广东穗华心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资5000万元,建设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
一组组数字,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地,充分印证了塔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不懈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日新月异的塔铺街道明天会更加美好。
(姬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