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劳动中磨练意志,在创新中收获成长,近日,市十中8年级13班、14班学生在党支部书记席晋的带领下,参加了劳动和科技教育实践基地研学活动。
在市农科所研发中心和茹振钢小麦基地举行了市十中“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后,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校长孙玉美和席晋共同策划、组织了这次研学活动。
孙玉美在研学活动出发仪式上说,学生参加劳动和科技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劳动习惯,这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席晋给同学们介绍了市农科所研发中心和茹振钢小麦基地的基本情况,明确了研学活动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完成研学任务的具体要求。
研学活动第一站是市农科所研发中心,同学们一下车就在班主任宁昕、李晓燕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白菜实验基地。实验基地的负责人给同学们介绍了实验基地培育的蔬菜种类和生长知识。看到同学们兴趣盎然,席晋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里有多少种白菜,答案竟然是200多种。他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次宝贵的研学活动,多观察、多比较。
在该基地大葱种植区,当听了研究员任福森如何拔大葱的方法介绍后,第一个拔大葱的同学就上场给同学们做起了动作示范,席晋也加入了同学们的劳动队伍中。同学们一字排开,开始拔葱。经过半个小时的奋战,圆满完成了拔大葱的任务。看着一排排的大葱,同学们没有叫苦喊累,劳动让大家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在该基地白菜种植大棚,同学们亲手栽种了优良白菜品种(如图),期待它们早日长成一棵棵大白菜。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研学活动第二站——茹振钢小麦基地。该基地的专家一是向同学们介绍了茹振钢教授的先进事迹和千亩小麦基地的情况,并重点介绍了茹振钢培育的著名杂交小麦品种“百农4199”。二是带领同学们参观了自动化育种大棚和农业气象观测站。
市十中“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体现了该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初心和教育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劳动和科技教育实践基地研学活动,是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要求,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
(杨恒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