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12月3日 星期

大河拐弯处 林茂鸟儿鸣

城市公园绿化
城市公园绿化
王家潭湿地森林公园
围村林建设
水系绿化
宏力葡萄种植基地宏力葡萄种植基地
11月27日,省级森林城市授牌仪式在郑州举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从壶口瀑布飞流直下,挟裹气象万千来到河南;而在流出中州大地时,黄河由东西走向忽然转为东北走向,那是个大拐弯儿。就在这个温暖的“臂弯”里,孕育了河南省目前最年轻的县级市——长垣。

2020年11月27日,河南省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全体会议暨省级森林城市授牌仪式在郑州市举行,长垣市获得省级森林城市命名,并在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新乡市林业局局长刘庆贵介绍说,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多年来,新乡市委、市政府以及长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积极实施大绿化工程,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重点推进国土绿化进程。此次长垣市获得省级森林城市命名,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森林河南建设作出的具体贡献。

详解“463”森林大长垣

长垣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市域面积1051平方公里,耕地105.6万亩,辖11镇2乡5个街道,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596个建制村,19个社区,人口88万。长垣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城市双修”县级试点城市、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河南省生态市,享有“中国起重机械名城”“中国医疗耗材之都”“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厨师之乡”等美誉。2019年撤县设市,成为河南省最年轻的县级市。长垣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生态资源丰富,适宜多种树木生长,2017年,长垣市林木覆盖面积27899.4公顷,林木覆盖率为26.55%。

据了解,长垣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作为创建全省县域治理“三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示范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全国百强县的重要内容,按照《河南省绿化委员会河南省林业厅关于着力开展河南省森林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重点实施了以“四项宣传、六个环节、三个提升”为主要内容的“463”工程。

开展四项宣传,凝聚创建共识。通过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新闻媒体报道、微信

微博推送、街区广告展示、文明志愿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宣传;大力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宣传;大力开展省委、省政府关于森林河南建设“六化”要求的宣传;大力宣传省级森林城市创建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重要作用的宣传。引导全市干部群众学深学透、悟深悟透创建森林城市的意义和创建标准,使创森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形成了全市上下支持创森、热爱创森、参与创森的良好氛围。

狠抓六个环节,明确创建路径。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将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改善宜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分别任组长和副组长的“长垣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推进会,每半年进行一次全市范围内的实地观摩。二是制订规划方案。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科学制订《河南长垣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规划(2018年~2027年)》《长垣县2018年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和《长垣县2018年~2022年暨2019年度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方案》。三是纳入目标考核。根据森林城市建设规划任务,与涉及的部门、单位、乡镇

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四是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创新机制,在城区绿化中采取政府投资、PPP模式等,在乡村绿化中采取股份制合作经营、公司大户自主经营、农户个人自主经营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多渠道、多形式投资森林城市建设,保证资金注入。五是建立工作台账。列出任务清单,建立创建森林城市工作台账,将创建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全市各相关单位和乡镇,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创建工作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六是强化责任追究。对不重视、不到位、未按时完成任务,影响全市创森工作开展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领导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围绕三个提升,做实创建举措。一是以项目化提升创森质量。瞄准“花园城市”定位,按照四季有花、四季常绿、四季有景,产业、经济、生态、景观、文化等多种功能相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标准,相继谋划实施了天然文岩渠森林体验带提升工程项目、黄河湾森林公园项目、王家潭湿地森林公园项目、围城林建设项目、“水墨赵堤”田园综合体小镇项目、路水林三网示范区项目。共完成围城林27公里,隔离防护林建设面积580公顷,新建黄河湾森林公园面积745.24公顷,王家潭生态公园扩建为湿地公园,面积436.49公顷。二是以景观化提升生态廊道建

设。对菏宝高速以带状湿地公园的标准进行绿化,乡级以上道路、河渠绿化宽度按照50米到100米的标准建设,多树种、多品种科学合理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每隔1000米更换一个树种,共完成新建道路绿化工程105公顷,新增道路绿化里程312.2公里,完善道路绿化里程169.9公里。新增河渠水系绿化里程95.8公里,完善河渠绿化里程65公里,实现了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三是以全域化提升绿化覆盖度和美誉度。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原则,采取乔、灌、花、草合理配置的绿化格局,大力开展机关庭院绿化美化,改善机关庭院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围村林建设为依托,充分利用宅基地改革成果,对村庄空闲地、坑塘、街道、田间地头等实行见缝插绿,打造村庄游园、入村林等绿化景观,共完成围村林建设411个,新造林4000公顷,现有林改培493.86公顷,全市50%的乡镇均建成1处面积不低于3公顷的公园、游园或成片森林。围绕打造节点亮点,在边角地、道路交叉口等地建设景观小品,提升绿化档次。通过让花园入城、花园入镇、花园入村,实现了处处是花园,处处有美景的绿化新格局,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长垣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综述

绿树映大河 生态美景多

据介绍,目前,长垣市全面完成了《河南长垣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规划》近期(2018年~2020年)各项任务,通过对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自查,长垣市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各项指标均已达到省级森林城市要求,收到了五方面良好成效。

构建了完备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96%,居住区绿化率达40.08%,厂矿绿化率达到36.03%。路绿化率达100%,水系绿化率达91.91%,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100%。村镇绿化面积2665.07公顷,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达38.67%,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3.51%。全市林木覆盖面积为36756.06公顷,林木覆盖率达34.97%。基本形成了林水相依、林城相依、林村相依的森林生态网络,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构建了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新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3处,分别为王家潭湿地公园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亿隆生态园科普教育示范基地、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并通过设置生态文化知识宣传栏,悬挂树名二维码牌,举办科普活动等,大力普及森林生态文化知识。创森以来,采取建立“纪念林”“纪念树”“乡贤林”“企业林”等形式,推动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同时,对全市古树名木和古树群全部建档立卡,设置围栏,挂牌保护。通过森林城市创建,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理念已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全市公众对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知晓率达98.06%、支持率达97.89%、满意度为

97.26%。

构建了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特色林果、苗木花卉、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迅速成长。创森以来,全市新建林果基地263公顷,改造完善335公顷;改造完善苗木花卉基地265公顷;新建林下经济145公顷,改造完善384公顷。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绿色经济产业快速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森林生态旅游潜力,大力推进生态

旅游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产值不断创出新高,2018年全市林业第三产业产值达7.95亿元。

构建了完善的森林城市保障支撑体系。一是资源保护更加靠前。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防控应急演练,强化宣传教育和野外火源管控,连续3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疫情,未发生严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事件。二是规章制度更加完备。创森以来,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森林管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森林资源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切实加强林木采伐、林地征占用、森林公园建设、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城市绿化的管理。三是科技支撑更加有力。结合我市林业生态建设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加强,为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

助推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坚持把创森工作与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程、开展林业扶贫结合起来,创成国家级森林

乡村10个,省级森林乡村16个;全市有604人贫困人员参与林木管护工作,人均年收入9600元。

长垣市林业局局长孙杰说,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标准高、要求严、系统性强,不仅包含了森林总量、森林健康、生态福利、城乡生态环境等24项硬性指标,还涉及了全民生态意识、生态文化氛围、组织领导等11项软性指标。可以说,森林城市既是展示一个城市对外形象的“绿名片”,还是检验一个城市生活品质高低的“风向标”。但成绩属于过去,虽然长垣市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相对于创建全省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全国百强县的目标定位还存在一定差距。以今天的创建成功为新的起点,长垣市要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为森林河南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本版文字、图片由市林业局提供,刘先明、姚自梅整理)


1997-2025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