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12月1日 星期

刘雨辰:名医赞赏的未出名医生


刘萍勿忘郭慧霞

用可以再生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不可再生的鲜活生命,是治疗白血病患者的唯一有效手段。只有极少数的白血病患者,有希望看到配型成功的生命曙光。所以,中华骨髓库需要更多的捐献志愿者。

——题记

初冬的一个傍晚,市第一届“十大名医”之一魏崇一、第二届“十大名医”之一杨福燕,组织十几名医护人员,为32岁的医生刘雨辰举行了一次座谈会,祝贺他为白血病患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及重返工作岗位。

我市医护人员中第一位捐献者

市红十字会今年的工作总结,一定不会漏掉这样一个重要事件:今年10月,市第一人民医院(简称市一院)肾病风湿免疫科医生刘雨辰,成为市属医疗卫生系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患者生命的第一人。

2017年6月,共产党员刘雨辰和在市一院手术室做护士的妻子魏薇,在市一院的组织下,一起参加了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共同成为中华骨髓库的捐献志愿者。

尽管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非常低,但今年5月,刘雨辰却与外地

一位21岁的白血病患者成功配型。

当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电话询问刘雨辰是否有意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刘雨辰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

但捐献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通过了高配、体检等前期准备工作后,刘雨辰10月9日抵达省会郑州,在捐献前按要求先后注射9次“动员剂”。

平时身体耐受力很强的刘雨辰,第一天注射“动员剂”后便意外出现了浑身疼痛。9次“动员剂”注射下来,他从最初的胸骨疼痛、浑身乏力,发展到头晕目眩,常常浑身大汗淋漓。疼痛把他折磨得彻夜难眠,他靠多次注射镇痛剂,才挺了下来。最后,刘雨辰坚持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给对应的白血病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

爱父母爱家乡爱专业爱市一院

2012年,刘雨辰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既有到大城市名牌医院就业的机会,也有出国深造的机遇,但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新乡,选择到市一院做一名临床医生。理由很简单: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他的父母在新乡,他的母校河师大附中在新乡,他的出生医院——市一院也在新乡。

2012年,刘雨辰到市一院急诊科工作后,虚心向科室前辈学习,视患者

为亲人,很快成长为德技双馨的后起之秀,连续3年被评为“新乡市卫生技术能手”,2015年荣获“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在省、市级多项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2017年,经组织批准,考取新乡医学院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至市一院肾病风湿免疫科工作。

市一院肾病风湿免疫科,是省重点专科,由魏崇一创建;杨福燕担任市一院党支部书记、肾病风湿免疫科主任,兼职新乡医学院教授,还是刘雨辰的研究生导师。

刘雨辰到该科工作后,在魏崇一、杨福燕、石建华等名医、专家的言传身教下,医技医德实现了第二次升华。

再有配型成功机会可以再捐献

刘雨辰庆幸自己选择在市一院做了医生,他感觉在市一院收获最大。

在市一院,刘雨辰从党组织、各位前辈的言行和教诲中,感受到了市一院“博学求精、崇德至善”理念的真谛,激励他牢记初心使命,砥砺奋进。

在市一院,他找寻到了心仪的伴侣,他们的一双儿女先后在市一院产房呱呱坠地。

作为共产党员、临床医生,刘雨辰不满足于自己小家庭的幸福,而是发挥所学之长积极治病救人,给更多的家庭带来幸福。有捐献造血干细胞救

人性命的机会,他更不会放弃。

刘雨辰的不放弃,受到市一院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

刘雨辰赴郑州捐献造血干细胞前,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马云,市一院党委书记张毓智和副院长宋海林、张清君及杨福燕、魏薇、职能科室负责人都参加了欢送会。张毓智在欢送会上表示,刘雨辰同志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共产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体现,是医务人员传承伟大抗疫精神、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的生动诠释。

刘雨辰捐献造血干细胞归来后,市一院党政领导对他表示了亲切慰问,没有赶上参加欢送会的党委副书记、院长翟成凯,叮嘱他安心养好身体后,再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工作;杨福燕还带领多位同事到家看望他。

刘雨辰重返工作岗位后,魏崇一、杨福燕利用业余时间,组织肾病风湿免疫科医护人员,专门为他举行了欢迎座谈会。魏崇一、杨福燕赞赏已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动中的未出名医生刘雨辰。

面对组织的关怀、前辈的厚爱,刘雨辰承诺,如果再有机会,他愿意再次捐献造血干细胞。

从未出名医生到名医之间,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

在这条路上,我们看见了刘雨辰阔步奋进的身影。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