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走进辉县市高庄乡六台山村冬桃种植基地,浓浓的果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被棕色“外衣”包裹着的“黄金果”挂满枝头,昭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桃园里,村民正在忙碌地采
摘冬桃,他们正在加紧装运订单来自河南荥阳的货物(如图)。
太行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种植的冬桃何以吸引百里之外的大订单?今年10月中旬,该种植基地所属的桃缘合作社
正式入驻淘宝网,开启了线上销售模式。“高颜值”让其迅速走红网络,吸引上海、天津、湖南、广州、浙江、郑州等全国各地客户竞相购买;“高内涵”又让其备受青睐,众多回头客联系店铺老板,大批量回购冬桃。河南荥阳1.175万公斤的订单就是其中一单。
“我们种植的品种主要有‘映霜红’‘风味天后’‘秋彤’等12个品种,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有不同价位的冬桃。其中一些特色品种在豫北地区的种植量是非常稀少的。”桃缘合作社负责人李三喜说。他们种植的冬桃外观好、甜度高、汁水多,受到了新老顾客的青睐。“桃园承载着我们带领周边群众致富的希望,我们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它们。”李三喜看着这一片桃园,眼中闪烁着希望之光。
为保证冬桃的质量、产量和销量,用高质量产品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李三喜今年成立了桃缘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除自家的50亩冬桃外,已吸纳本村4户40多亩冬桃种植户加入合作社。同时,他每年至少邀请技术人员来桃园3次,给予技术
指导,工作人员在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也会随时和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在李三喜的精心管理下,今年亩产量在3500公斤左右。
冬桃的管理、套袋、采摘都需要雇佣劳动力,这就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务工机会。“平常在这里一天工作8个小时,60块钱。忙的时候,特别是给冬桃套袋的时候,是记件的,干得多挣得多,干活儿快的一天可以拿到200多块钱。”正在桃园里采摘冬桃的孙长英告诉笔者。她一年在桃园务工的时间大概有100天左右,通过劳动获得的果实非常“香甜”,补贴了家用,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李三喜的桃园在用工最高峰时,可雇佣劳动力3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人。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冬桃种植已成为高庄乡的支柱产业之一,白道村、贾沟村、六台山村等共种植冬桃约1000亩。高庄乡正依托产业发展带领更多群众在奔小康的路上阔步前行,努力让群众的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刘先明杨昆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