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小李,今年俺家的红薯丰收了,您看看能不能帮找点销路啊,有需要买的吗?”大杨庄贫困户杨玉枝打来电话。
杨玉枝是经开区大杨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66岁,丈夫和儿子因患有疾病,家里没有劳动力,家庭收入主要靠杨玉枝参加公益性岗位所得。为帮助其发展副业,尽快致富,防止返贫,结对帮扶责任人李栋彬多次上门走访,宣讲各类奖补政策,介绍各种农副产品种植和销售。李栋彬说到市地坤农业种植有限公司今年种植的“西瓜红”红薯销售良好的情况,引起了杨玉枝的兴趣。据悉,该村以沙土地为主,土壤透气性好、黏性小,非常适合种植一些对水肥要求不高的经济作物,如马铃薯、红薯等。于是,在帮扶责任人的引导下,经过与该公司协商,购买了一批红薯苗种植。
今年秋天杨玉枝的“西瓜红”红薯获得了丰收。在入户走访中,李栋彬考虑到老人不会使用电子收款,特准备了现金购买了一些红薯分给亲戚朋友和身边的人品尝,通过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宣传杨玉枝种植的“西瓜红”红薯,加上红薯的品质不错,又没有施农药,受到了朋友们的欢迎,纷纷通过李栋彬购买“西瓜红”红薯。
今年以来,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按照市委、市政府“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驻村帮扶干部摇身一变,既是“销售员”“代购员”,又是“搬运工”,着力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找准致富门路,摆脱发展困境。在经开区管委会各级领导干部的帮扶下,贫困户中涌现出不少种养大户,在增收致富的同时,带动身边贫困户脱贫。下一步,经开区将继续坚持这种通过购买贫困户农产品的“以购代扶”的帮扶模式,既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充分调动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又增强了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