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

吃起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近年来,辉县市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在旅游带动脱贫攻坚工作中,全方位探索适合贫困群众发家致富的新路径,取得明显成效。                                       李汉收摄

本报记者郭书武

望远山层恋叠嶂,看近水碧波荡漾。

辉县市山峻、水清、景色美,仅A级以上的景区就有7家,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辉县市,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

山美,也造成了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更让一些贫困群众至今还生活在深山区。

如何利用旅游优势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辉县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带动景区周边群众就业创业,构建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脱贫娶媳妇——喜上加喜

这两年,辉县市张村乡赵窑村56岁的“老四”,自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穿上围裙,洗净双手,操着把厨刀,“咔嚓”切菜,菜入油锅,翻炒一番,一份萝卜丝炒粉条新鲜出锅,端到客人桌前。

吃饭完毕,客人结账。“老四”拿过账单随便一看,报出一个数字。客人有些疑惑,拿出手机点开计算器,核对一遍,数字准确无误,不由得向“老四”伸出大拇指。

随着客人增多,“老四”的知名度节节攀升,都知道张村乡平岭村有个做饭的“老四”,算账算得准,性格又开朗。

“老四”的大名叫原东群,家住赵窑村,以前在家伺候生病的父母,无法外出打工,一家人穷得叮当响。前几年,父母相继去世,他来到平岭村一家农家乐饭店帮厨。

“‘老四’,啥时候谈个对象?”有人打趣他。

“现在进行时。”“老四”不慌不忙地说,大家都笑了。

“‘老四’,你算账咋恁快呀?”“秘密,不告诉你。”大家又笑了。

平岭村是辉县市一个很普通的山村,这些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周边村民相继建起“农家乐”。“农家乐”发展起来后,周边村庄的一些贫困户来饭店打工,收入增加了不少,像“老四”这种能炒菜的,老板给他每月4000元。前段日子,老板说给他增加工资,“老四”说啥也不要,他挺满足自己眼前的生活,要是能娶个老婆,生活就更好了。

平岭村群山怀抱,山峦竞秀,沟壑纵横,绿树成荫,既有奇山怪壁,又有山水风韵,鸟儿和小动物自由穿梭,充满原始气息和山野清香,偶有野鸡飞过、松鼠跳跃,是休闲旅游度假康养的理想去处。2018年,平岭村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

当前,平岭村以传统村落建设中腾出的村居发展乡村生态游,依托老干部服务队的红色经典游、“农家乐”餐饮服务,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游。每逢休息日和节假日,来这里旅游的人川流不息,一些规模较大的“农家乐”年收入甚至超过50万元,吸引和带动了周边贫困户就业30多人。

看来,平岭村还会增加一条歇后语——“‘老四’脱贫娶媳妇——喜上加喜”。

贫困户当上了老板

给别人打工,哪如自己当老板?

辉县市山多、景区多,罗姐寨、齐王寨、秋沟、关山、万仙山、八里沟、九莲山、百泉等一大批景区闻名遐迩。尽管景区整体富裕,但是,深山区仍有因病、因学致贫的贫困群众。

南窑村名声不显,罗姐寨却大名鼎鼎,实际上,罗姐寨景区就在南窑村。从山脚下驱车进入山区,到海拔1100多米的南窑村,10公里路要走半个多小时。

“你的脚步流浪在天涯,我的思念随你到远方,谁的眼泪在月光中凝聚成了霜……”没事的时候,南窑村村民司来拴在自家开办的“农家驿站”前,合着

音乐唱首歌或者来段儿戏曲,有人听娱人,没人听娱己,图的是高兴。56岁的他底气足、嗓音亮,有些唱段还放在自己的抖音上,传播最多的一条抖音有1350个浏览量。

不过,4年前的他可高兴不起来。那年夏天,山上发洪水,临沟而居的他家被冲得只剩下3间石头房。屋漏偏逢连夜雨。孩子要上学,自己还有病,每月单单是药费都得五六百元,愁得他整天唉声叹气。

经人点拨,依靠罗姐寨的名声,司来拴下决心开一家“农家乐”。说干就干,他借款10万元,整修了旧屋,又建起4间标准客房,添置了一套音响,专门拜师学习厨艺,不久,一家颇有特色的“农家乐”出现在众人面前。

借助景区优势,司来拴虽然到现在还没有还完借款,但是他家已经达到脱贫标准。生活有了奔头,司来拴也恢复了往日的精气神儿,旅游旺季,他每天都要唱段歌曲、豫剧或河南坠子,放在自己的抖音上。

据了解,截至目前,南窑村有3户贫困户开办了“农家乐”,都已经顺利实现脱贫。

景区内贫困户当老板的不止司来拴一人,齐王寨村村民牛明富也是其中的一位。

牛明富家的生活原本不错,可是,女儿和老伴儿相继生病,高昂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陷入深度贫困。

齐王寨风景好,电影《举起手来》就在这里拍摄。村里对牛明富一家及时提供了帮助,相继治好了女儿和老伴儿的疾病。

为了尽快改变家里的面貌,牛明富决定在村里的支持下开办“农家乐”。他借款新建了两层民宿共计9间房,放了20多张床。任意打开一个房间,床铺干净整洁,有电视、热水壶,“咱建得晚,配套设备的档次得高一些”。现在的牛明富早就变身“大厨”,一盘盘鲜美的菜肴端上游客的饭桌,再加上自家蒸的馒头、熬的玉米粥,游客吃得舒服,也更愿意来他的“农家乐”休闲娱乐。不算账不知道,仅2017年,牛明富一家的净收入就达到5万元,他们一家在2018年光荣脱贫。

(下转第二版)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