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10月22日 星期

稻米的故事


“王书记,咱黄金晴稻米丰收了,一亩地的稻谷就达到了1200多斤,俺种了近40年的水稻,头一回有这么好的收成。”

10月19日的清晨,缕缕红霞跳跃在原阳县齐街镇南留侯村的田间地头,金黄色的水稻成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把稻秆压弯了腰。

看着南留侯村迎来了稻米的丰收季,国网原阳县供电公司驻原阳县齐街镇南留侯村第一书记王全超打心眼里高兴。

当“黄金晴”遇见第一书记

南留侯村有着天然适宜种植稻米的土壤,“生产”出的黄金晴大米米质晶莹剔透,富含铜、铁、钙许多微量元素,拥有“中国第一米”之称。但村民们守着这样的好品牌,却一直不见收入的增加,王全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经过两个多月田间地头的摸底排查,王全超发现想让黄金晴稻米“土里刨金”,除了要在高产增收上下功夫外,还要挖掘出稻米更大的产品附加值。他一直寻找这样的“好产品”。直到今年5月份,当听说使用富硒生机肥料不仅能打破稻米产量低的瓶颈,还能自创出有机米品牌后,他马上召集村干部共同商议,决定和村干部一同到外地的种植试点“取取经”。

王全超一边了解富硒生机稻米的市场情况,一边把相关视频资料发到该村的微信群中。他自信满满地回来后,哪曾想前来咨询的村民并不多。好的项目摆在这里,为啥老乡们却不愿意接受?他和大家伙儿算起了经济账:“一般黄金晴每亩产量800斤左右,除去稻谷皮和杂质,大米的收成顶多600斤。用上有机肥料后,每亩大米将能净增收200多斤,按照现在的市面价格,一斤10元钱,减掉每亩富硒肥料100元的成本投入,每亩地就能增收2000元钱(如图)。”

“俺知道富硒生机米产量高、收益好,但俺没有见过富硒米的种植,可不敢看了几个小视频就在自家地里种,万一收成不好,今年的稻米就全赔了。”一位脱贫户说。

王全超在了解村民们的疑虑后,与村干部决定选种一块试验田,等有机稻米丰收高产后,再进行有机稻米种植的推广。

我家“稻米”初长成

从今年6月份开始,村民苗兴的9亩稻米田经过选种、育种、插秧,喝足了富硒肥,不断拔节、分蘖,直到黄金晴颗粒饱满。如今,苗兴种植上千斤黄金晴稻米的故事在南留侯村

传开了,吸引了许多稻农前来参观,掀起了学习种植技术的热潮,让原来为种植黄金晴稻米产量低而一筹莫展的村民看到了新希望,对这条致富路重新点燃了信心。

为了保障稳定收购,王全超与村“两委”干部齐上阵,多次到县扶贫办了解扶贫销售通道,并在稻米成熟前,筹划布置了稻米产销会,为富硒生机黄金晴稻米做代言直播。“这块试验田属于纯天然绿色有机稻米,不仅高产增收,而且保证食品安全和口感,加上减成本增收益的专业技术,一定能带动老乡们富起来。”经常奔走在田间地头的王全超受着骄阳、雨露的“沐浴”后皮肤变成了赭红。

河南省中原酒业有限公司注册了“南留侯仓颉”商标,其董事长娄彦光承诺把南留侯村打造成自己的仓颉酒原料基地,高出市场价收购该村的稻米,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电网保驾护航秋粮颗粒归仓

“这样检查过一遍,下个月稻米收割的时候,我们的心里也就更有底了。”9月27日,国网原阳县供电公司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到南留侯村进行拉网式巡查,特别是对水稻种植区附近的农排线路和配电台区进行重点巡视和维护。这是为确保稻米“颗粒归仓”电力护航的一个缩影。

早在今年5月份,王全超联系国网原阳县供电公司,承包了苗兴试验田种植方面的所有费用;为保障试验田高产丰收,从稻田灌溉到喷洒富硒有机肥药,都能看到该公司“红马甲”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

为保障稻米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国网原阳县供电公司投资337万元,大力支持农网改造,现已在本月开工建设原阳太平至齐街35千伏线路改造工程。同时,国网原阳县供电公司又把齐街35千伏变电站改造升级为110千伏变电站纳入明年的工作日程。

“‘你放心干,剩下的事情我们来想办法。’国网原阳县供电公司的一句托底话,给了我十足的信心。”王全超高兴地说。原来的南留侯村没有硬化路、没有路灯,自从2019年5月驻村工作队来到村里后,建立了系统化精准帮扶机制,与村“两委”干部一同修建家风馆、硬化道路、修缮活动广场,又积极发展富硒生机黄金晴大米扶贫产业,引导和帮助村民致富。

“近两年,俺村变化非常大,路道宽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党的政策好啊,咱国网原阳县供电公司扶持得好啊。”看到该村旧貌换新颜,不少村民伸出了大拇指。

(董鹏磊文/图)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