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是智慧经济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吸收新科技革命成果,实现国家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化、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结构对称,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其不仅是当前对冲疫情、拉动投资、提振经济的紧急之需,更是关乎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长远之计。
为更好地了解新基建、学习新知识、提高机关干部职工业务素养,持续打造学习型机关,市工信局专门订购50余本《新基建:数字经济重构经济增长新格局》一书,作为局机关2020年第三季度学习书籍。通过自学、撰写心得体会,于10月9日召开第三季度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职工结合工作实际,分享读书心得,交流学习经验,共同提高对新基建的认识,深化对新基建的理解,进而增强指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党组书记、局长杜家武:新基建这本书,对七大领域的基础概念、战略规划、工作重点、实施策略等都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我们行业主管部门来说,是增长知识、提高业务素质的一本好工具。从广义上来讲,新基建七大领域和经济发展都有重大关联;从本质上来讲,新基建的核心是信息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其可以为传统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新基建的价值是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重点是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从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副局长宋光旭:新基建带来的发展机遇,不在基建本身,而是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与经济社会转型需求的叠加,是时与势的结合。对于处在转型期的传统产业来说,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基建将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在推动新基建落地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投资效能,正确处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做好两者之间的融合与改造。
四级调研员张新福:新基建是全面重塑生产关系、释放数字生产力的关键基础。无论是信息基础设施,还是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都在力图重塑一个更加适合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社会基础环境,为数据要素全面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便利,从而构建一个全新的智慧社会。我国正在构建经济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基建成为其中的关键,借助新基建,我国正在全国各地建设一个又一个更适合数字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为全球企业提供更好的数字化经营平台,从而带动全球经济复苏和转型。
党组成员李莉:汽车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不过,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过十多年的长足发展,目前仍面临诸多问题。在规模超万亿元的新基建计划支持下,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充电桩作为新基建的建设重点之一,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充电难的短板将被迅速补齐,进入增量的快车道。
四级调研员张苏芳:怎么把新基建变成新机遇呢?关键在用,要在建中用。要避免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遇到的问题,如需求不足带来的过剩、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的脱节等等。对于5G、大数据平台等相对成熟的设施,各地可以创造条件大力推广;对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处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应采取不同的策略,不应蜂拥而上,要因地制宜。新基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要更加注重统一与融合。在分门别类推进的同时,要全局统筹,强化数据互通、标准体系和发展路线的统一。不能把“高速路”变成“隔离带”,或有技术无场景,让新基建成为“新景观”。
装备工业科科长曹友仁:新基建成为焦点,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结合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技术获得创新能力;另外,疫情背景下催生的“无接触经济”,使得机器人产业加速进入快车道。5G是新基建之首,5G商用化下的机器人令人期待。随着5G网络及智慧城市的逐步完善,“智能场景+机器人行业应用”的模式将在医疗、安防、教育、配送、清洁、零售等行业快速复制,形成庞大的机器人行业应用矩阵,推动众多新业态形成。
政策法规科科长马静伟:互联互通是新基建的本然属性之一。因此,新基建绝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加强与全国和世界的交流、合作。我市成立了黄河科技集团网信产业有限公司,“1+1+N”的总体构架初步形成,先后与太极集团、东软集团、神舟软件、亚控科技等专业领军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下一步,我市要围绕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应用促发展,以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为依托,支持华为新乡大数据中心建设,以黄河科技集团网信产业有限公司为核心,用数字经济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智慧政务、智慧经济、智慧民生、智慧治理4个领域全面推开,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信息化工作科副科长张磊昂: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手段,具有更强的增量空间和辐射带动效应,具体来说,要做到科学规划、分类施策,避免重复建设;能够促进数据公开共享,有效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加速融合基础设施落地。
运行科四级主任科员金鑫:以5G基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基建,迎合了数字化时代的产业升级需要,有助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作为新基建的重点领域,工业互联网可以有力地推动网络信息技术在生产制造、流通等环节的落地应用,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以及经济的有序发展,将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战略落地。
通过此次学习,广大机关干部对新基建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仅增长了知识,也提高了业务水平,为推动新基建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市工信局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学促干,加快推动5G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发力,加快我市产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广军张苏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