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9月28日 星期

爱是播撒心灵阳光的种子
——记“新乡好人”、河南省女子监狱警察杨红莉
杨红莉在作心理辅导公益讲座

孙保军郑广义文/图

发挥模范作用构筑心灵彩桥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警察、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杨红莉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一次次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企业,与家长、孩子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传播心理学专业知识。

在她为孩子提供专业心理疏导服务上,市红旗区实验小学小女孩儿倩倩让她感动、记忆最深。倩倩文静漂亮,成绩优秀,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她。

可自从倩倩的弟弟被发现患有白血病住院以来,家里顿时乱成一团。由于生活规律完全被打乱,倩倩一时不能适应家里发生的变故,思想封闭并产生厌学情绪。父母无奈,只能让她辍学在家。

杨红莉得知情况后,心里隐隐作痛,决心尽自己最大努力挽救这个花一样的孩子。杨红莉多次去倩倩家和医院,与倩倩的爸爸妈妈沟通,与倩倩促膝长谈,还与她一起做沙盘游戏,把她视为自己的女儿。慢慢地,杨红莉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专业知识打开了通往倩倩心灵的桥梁。在杨红莉的循循善诱下,倩倩慢慢地打开了心锁,将压抑的情绪一点点释放。在杨红莉的疏导、陪伴下,一个月后,倩倩顺利返回学校。望着倩倩背着书包走进学校的身影,杨红莉觉得这一个月的付出是值得的。

杨红莉已记不清多少次应邀为学校举办的家长课堂进行授课。她通过讲述、分析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让家长有所感悟。她倡导良好的家风家教,让孩子在充满温馨和爱的家庭里长大,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专业知识让更多的人内心平和、认知合理,让更多的家庭和睦有爱,为这个社会更加和谐有序作出自己的贡献。

践行警察职责打造平安世界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杨红莉对建设平安社会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工作中,她见过太多的未成年人因为犯法给家庭带来不幸,给社会造成危害。为让更多的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守法,她每年都要开

展几十次法律知识讲座,将法律知识、心理知识融入典型案例中,引导未成年人学习法律、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提升他们用法律思维自我约束、自我管控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目的。

倡树敬老之风力促社会文明

杨红莉一直视关爱老人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节假日陪伴空巢老人,已经成为她的习惯自觉。她常常陪伴老人一起唠家常、包饺子,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教老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使他们感觉科技魅力,享受智能时代的便利。

杨红莉还专门下载了爱国电影,陪同空巢老人观看,让他们通过镜头感受祖国的沧桑巨变。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同事加入到关爱空巢老人行动中,尊老、敬老、爱老在河南省女子监狱警察队伍中蔚然成风。

关爱留守儿童守护祖国花朵

杨红莉经常深入城乡接合部的小学,关心关注困难家庭儿童、离异家庭儿童、留守儿童,为他们捐助衣服、书包、书籍,送去温暖和精神食粮。她利用自己心理学专业特长,与孩子监护人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传授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引导监护人积极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人格特征。同时,她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他们做新时代德、绩、勤、俭、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杨红莉尽职尽责,以满腔的爱心和热情默默关爱、守护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多年来,杨红莉参加心理辅导2000余场次,为未成年人家长做儿童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辅导公益讲座3000余场次,资助留守儿童39人次,看望特殊家庭、困难家庭、特困家庭儿童166人次。

杨红莉的付出得到了同事、领导和社会的认可。2014年,她被授予河南省监狱系统“心矫治标兵”荣誉称号;2016年,她撰写的《心的呼唤》一书出版发行;《沙盘游戏在女性服刑人员中的应用》一文获得中南六省论文三等奖;2017年,被授予“新乡好人”荣誉称号。

人物档案:杨红莉,女,汉族,197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女子监狱人民警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14年,杨红莉被授予河南省监狱系统“心矫治标兵”荣誉称号;2016年,杨红莉撰写的《心的呼唤》一书出版发行,深受欢迎;《沙盘游戏在女性服刑人员中的应用》一文获得中南六省论文三等奖;2017年,杨红莉被授予“新乡好人”荣誉称号。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