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终极方向是成长,如何以教师成长打造学校发展新样态,让学生在健康阳光的环境中实现价值,成为教育者必须面对的深刻命题。牧野区第二实验小学积极落实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用文化引领学校内涵,让课程适应个性发展,以交流促进专业成长,走出来一条管理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名校的幸福之路。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教职工坚持使用“学习强国”软件坚定自己的思想,党支部坚持开展主题党日、微党课活动,通过讲座、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学习,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优化管理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学校完善了各项考评方案,制定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绩效工资评价制度、教师日常考核民主评议制度等,对教师实行全面、公正、公开的考核与评价。落实校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学校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作用,每年12月召开教职工大会,引导教职工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促进依法治校,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学校工会时刻把广大教职工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积极探索工会工作思路,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展现先进阶级的时代风采,使工会成为教职工的“工作之家”“学习之家”和“生活之家”。
促进家校结合,构建育人体系。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融合,将活动开展与培养品质相联系,开展警民共建活动,聘请指导员到校进行法律知识讲座,邀请政法委领导和律师到学校进行普法教育宣传;邀请文
化馆馆员到学校进行戏曲进校园等文化宣传;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及“你是团队的那道光”团建活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及社团汇报活动。全方位的教育联谊,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引领教师专业进步
执行办学标准,落实教学常规。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学常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对老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培优补差工作、试卷评析工作等,除了定期进行检查之外,还不固定地随堂听课、随机抽查备课及作业批改情况,促进老师踏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牧野区第二实验小学针对学校实际,提出了“激情工作优雅生活”的教师发展职业生态,让老师带着责任、拿出干劲儿工作,鼓励老师做研究者,让老师走出去,扩大视野,探求真正的教育规律,鼓励老师记录自己的思想,认真做教育科研。
推进多元管理,发挥人之所长。学校坚持“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坚持“常规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坚持“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遵循教育规律,优化教育生态。学校推行了“日常巡视制度”“校级领导年级分管制度”,出台多元评价方案,尊重个体差异,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关注教师发展,提升教学水平。
学校正在努力构建一个多维度、立体式的教师成长体系,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擦亮学校的办学品牌。学校现有名师工作室两个,定期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学校每年一度的校优质课评比,强调课程的书面反馈,包括课程的优点、不足和改进建议。
一年来,学校编撰并印制了《行思行远善作善成》教学设计与反思集、《教育有约一路芳华》教育论坛汇编、《印象2019》学校年度大事纪实等校本教材......老师们在交流中成长、在比赛中进步、在引领下实践、在总结中提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
温馨环境,暖心情怀。以“礼”字为核心,发挥环境育人效能,培养学生读书知礼通仁义。学校在校园门口设有“永远的三元钱”小布袋,贴心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解决孩子的着急之需,培养诚信归还的品质;在一楼走廊设计书香小板凳,富有儿童气息的书架、地垫和座椅,提供给学生随时阅读的空间,使孩子们随时随地品读书香;在楼梯间设置“拐角遇到礼”的墙壁文化,让孩子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有“礼”少年。像这样的设计,学校里还有“篮球的家”“班牌的家”“书香窗台”等。一草一木一景,勾勒成长的色彩,无声的设计体现有心的教育。
学文明理,善美德育。用好“升旗仪式、班会队会专题教育、校内外特色活动”等平台,提升德育活动的品质,让德育活动展示出“向上、温馨、高效、亮丽”的魅力,培养“有责任心”“敢于负责”“大爱情怀”的学生群体。
学校特别注重学生仪式感的培养,为学生设立了“三礼”教育。本学年学校先后进行了“听,我们用歌声表白祖国”快闪录制、“那不只是三元钱”诚信教育、“新时代好少年”先进评选、“纸短情长让爱流动”家书传承家风、“诵中华经典做善美少年”“六一”欢庆活动等。多元化的德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助力成长。
抓好契机,培养担当。“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今年疫情期间,学校把灾难变成了教材,在云端开展系列活动,开启人生大课堂:引导学生认识疫情、了解病毒,引发反思与思考;倾听动人故事、读懂什么是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体会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培养家国情怀。
特殊时期,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学校在第一时间将教材发放到位,并在每个孩子的小书袋中放进了校长的亲笔信,激励孩子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学校通过“特殊的课堂”,使学生感受了“责任”的重量,强化了使命与担当。
五育并举,生命闪光。学校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足并上好体育课,坚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孩子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学
校每年召开秋季运动会,每年进行篮球、踢毽子、跳绳比赛;疫情期间,两位体育老师分别录制了居家锻炼小视频,督促指导学生强身健体、劳逸结合;音乐、美术、科学老师也结合学科特点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技能的培养,激发兴趣。
学校成立多个社团,每周五下午开展活动,力求通过建设学生社团文化,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发展学生的特长,凸显办学特色;学校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疫情期间,学校在线上开展了“致敬英雄”说说抗疫中的感动,“心中有爱,定会春暖花开”宅出最美活动,少先队员以讲、写、画、舞等多种形式心系祖国,关注疫情,祝福亲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开展一粒种子的力量——劳动实践与生命教育,孩子们播种、浇水、施肥、记录下种子的发芽、开花、结果的全过程,梦想也如同种子,一同成长......学生在活动中强化责任担当,体验成长的快乐,激发探索的热情,培养良好的个人综合素养,行走于课堂之外,收获在实践之中。
营造和谐美丽环境
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注重安全宣传,坚持问题导向,狠抓隐患整治;加强安全管理,细化安全预案,构建平安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队会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开展了“你的孩子会被拐走吗”防拐实战演练、“手心里的生命”生命教育、防爆防恐安全演练、经常性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等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精彩绽放、学校特色发展”,学校先后获得河南省德育示范校、河南省特色学校、河南省最美大课间一等奖等荣誉,荣获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市优秀少先队集体、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连续6年荣获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称号,前不久又代表我市参评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特色校。仅去年一年就被授予市基础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牧野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师德师风先进校等多个荣誉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以后的工作中,牧野区第二实验小学全体师生将一如既往、牢记使命、致力有为、再创新高。
(于晓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