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9月9日 星期

文明根蕴十中 和谐香满校园

校领导班子升国旗
孙玉美给学生上思政课
副省长霍金花疫情期间到学校调研
学校开展精准扶贫“春雨行动”
学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市十中1958年建校,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公办初中传统名校。学校占地面积近100亩,目前在校学生2500余人,在职教职工209人。市十中领导班子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将内涵建设与细节雕凿相结合,持续推进学校建设特色化、领导管理精细化、教师发展专业化、学生成长多元化的发展方针,以厚重独特的学校文化、严明人文的学校管理和卓越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享誉社会,享誉全市乃至全省基础教育领域。

一、思想教育举措多

党建引领指方向,典型选树有榜样。学校坚持“党建引领方向”,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及学生的德育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校坚持“育人以德为先”。思政引领,干部挂帅;课程研发,融入生活;选树典型,齐头并进。学校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开展党员干部登台讲思政课活动,书记、校长带头走进教室,给同学们上贴近生活的思想政治课。学校承办了市中小学思政课研讨会和市中小学书记论坛,用党建高质量引领、推进学校教育

教学高质量发展。

学校全方位榜样示范,带动全校德育工作扎实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层出不穷(班级、校级、市级、省级榜样带动);红色基因深入血脉(唱红歌——感受红歌文化,写童谣——书写红色魅力,讲故事——致敬红色英雄),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志愿服务异彩纷呈,劳动实践尽显风采,心理健康阳光育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德育成果丰硕,全面渗透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领导班子勤躬行

联合办学显格局,课后服务展情怀。学校坚持和完善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机制健全,监督到位;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敢于担当,奉献一线;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领导班子清正廉洁,身正为范。

在市委、市政府号召下,市十中从2010年开始率先探索和薄弱学校联合办学的模式,先后和市四中、市三十一中、市二十三中、市九中、市十八中联合办学,历时10年。市十中本部向薄弱学校选派校长、中层干部、名师骨干,常年参与薄弱学校建设,建立了薄弱学校干部、教师、行管人员到市十中常年跟岗机制,组织薄弱学校毕业班全体师生常年到市十中本部工作和上课,实行联盟体内学校教育教学统一管理制度,当年合作当年见效益,3年见成绩。从2014年开始的新一轮义务教育均衡合作,市十中、市四中、市十八中组成的“一校三区”联盟体

办学效益闻名全省,在今年7月份省教育厅举行的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座谈会上,市十中的联盟体办学模式经验发言,获得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如今,市十中倾力帮助的市四中、市十八中都成为我市新优质学校和市级文明校园,联合校总校长孙玉美被表彰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市十中领导班子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拓进取、严于律己、身先士卒,为政府分忧,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社会效益显著。市十中班子成员科学决策,扎实率先开展课后服务,全体教师因材施教,课程开设精彩多样,倾心付出排解家长烦忧,努力把有温度的教育落到实处。2019年11月15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播报了市十中“课后延时服务”的精彩瞬间。

三、教师队伍有担当

“师德为先”做教育,一个党员一面旗。学校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引领,以“争做‘四有’好老师”为主题,以学校的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培养为抓手,创新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方式,坚持系统科学的教师、班主任培训,学校名师荟萃,建构了全国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4人,“中原教学名师”1人,“中原名师”2人,省级教师教育专家5人,省、市级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等70余人的教师成长金字塔梯队,闻名全省。学校的省级、市级名师工作

室,打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开发多维校本课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教育教学研究更具广度和深度,以他们为龙头辐射全校、全市,乃至全省,成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同时,学校党支部开展“双培养双提高”工程,探讨发展优秀教师、名师骨干加入党组织模式。该校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名师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学校的名师工作室和班主任工作室,把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把党建转化为现实教育力,创建党

建工作特色品牌,打造忠诚卓越的教师队伍。

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市十中共产党员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每一个角落,众志成城,联防联控。无主庭院防控值班、校长线上主播第一课、书记主讲网络疫情防控党课、党员干部“云端升旗”,全体党员致敬抗疫英雄,特殊党费爱心捐款,教师精心备课做“网课”,市十中党支部在重大疫情面前敢担当、勇奉献,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鲜红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控疫情

一线。

省级、市级媒体争相报道宣传该校的疫情防控和返校复学工作。副省长霍金花、市委书记张国伟、副市长王占波先后到学校调研疫情防控工作及疫情后的开学复课准备工作,并全面肯定了学校细致扎实、科学有效的防控预案与措施。

四、校园文化塑品牌

志愿服务是文化,社会公益献爱心。学校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并以突出的校园文化符号激励学生爱校爱学,共创文明。校园文化景观随处可见,各种文化活动彰显青春风采,特别是市十中阳光志愿服务社以“服务校园,奉献社会”为宗旨,以教师、学生、家长为合力,充分发扬志愿者精神,用爱心打造市十中最美风景。志愿服务成为市十中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十中的校园风光无限——从

新生报到到开学典礼,从军训到艺术节,从篮球联赛到足球联赛……各项活动都有志愿者阳光的身影;山村的校园温馨幸福——学校为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建设的“阳光书吧”书香四溢,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的情谊绵远悠长,“手拉手”互访文体活动魅力无边,为贫困学校捐献的文体器材映照着乡村儿童的笑脸;火车站、敬老院、新华书店、平原博物院,处处都是市十中阳光志愿服务社播洒的爱的阳光。

校本研发是文化,多元发展塑品格。学校依托名师工作室,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的力量,打造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塑造学生健康的品格,达到以校园文化品牌育人的德育效果。学校将校本研发上升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

自2009年开设综合实践课和学生社团活动以来,历经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该校共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6项,社团活动11项。2018年以

来,该校又建立了创客空间和烘焙教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完善的校本教材、系统的课程设置,使活动主题走向纵深,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发展。每年举行的综合实践课程及社团成果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特长与才华的舞台。该校校本课程在省、市综合实践成果展示中受到了一致好评,并多次获奖。《大美南太行》教材顺利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思维训练》获得我市校本课程成果一等奖。

五、校园环境底蕴丰

文体活动和美育人,内外兼修打造美好。青春的魅力在于激情四射、豪情满怀,青春最美的记忆属于肆意飞奔的操场,尽情潇洒的运动。学校的运动健身、文化场地完全能够满足

师生“享受运动,快乐自己”的需要,标准的田径场设备齐全,先进的足球场绿草茵茵,翻新的篮球场熠熠生辉,排球场、网球场、乒乓馆、瑜伽馆、健身房等场地是师生快乐的天地。

平安建设,规范细致,安全的校园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绿色环保,守护家园,学校积极培养学生健康绿色的生活理念,守护大家共同的家园。三维一体,积极担当,

共创文明。

学校发挥“三结合”教育体系的重要作用,在脱贫攻坚战中送课、援疆、支教、帮扶,尽责担当。

六、活动阵地有特色

名家做客书店,书香浸润心灵。2018年建设的校园书店“尚书房”,成为学校师生最愿意去的文化场所,更为匠心独具的是,在学校庄重肃穆的教学楼前、美不胜收的小花园里、曲径通幽的石子路旁,一座座鸟巢般别致的“漂流书屋”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小书屋以“满庭芳”“水龙吟”“浪淘沙”“满江红”“蝶恋花”等脍炙人口、古韵幽香的词牌名命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于无声处悄然地影响和浸润着师生们的心灵。两年来,该校先后邀请林清玄、杨红樱、梁晓声到市十中与师生交流,大师们的博学与智慧、真诚与亲和、善良与高尚,让师生们零距离感受到他们的深邃、博大和厚重;让师生们在聆听和对话中、在反思和顿悟中、在理解和共情中,视野得

以开拓、心灵得以净化、思维得以启迪、人格得以提升。

高层次、高品位文化活动吸引《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多家省级媒体争相报道,学校制作的《我和我的祖国》MV被“学习强国”APP采用,校园书店和它旁边的银杏小道成为网红文化景观,越来越多的人专程到此拍照留念。

副省长霍金花走进尚书房,指导该校为庆祝第25届世界读书日开展的以“读中国”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同时,对该校的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乐新到尚书房调研时,高度评价了实体书店的价值。他指出,校园书店要适应学生特点,便于学生查找资料,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孩子们爱看科幻书籍,要积

极引导学生多看科普类书籍,充分发挥校园书店的作用。

校报校刊学生才华尽展,校园广播站丰富校园生活。为不断巩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牢固正确的育人方向,发挥强大的育人功能,该学不断加强对学校新媒体的监管力度,发挥其巨大的影响力。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校报校刊、学校及班级工作群等均以弘扬正能量为主旋律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极大地丰富了德育育人的特色阵地。

市十中的办学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近年来获得“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示范家长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校园足球特

色学校”“全国舞蹈教育示范校”“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河南省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学校”“河南省语言文字示范校”“河南省教师发展学校”“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书香校园”“河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河南教育名片”“河南省最具榜样力量学校”等荣誉称号。

文明根蕴十中,和谐香满校园。拥有诗和远方的十中人会继往开来,超越巅峰,追逐更美好的明天,追逐未来和希望。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