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育才小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管理,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个性品质,成栋梁之才”的办学理念,以质量立足发展,以特色夯实过程,推动学校快速发展;以信心凝聚力量,以实干谱写华章,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出色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
定调子
——发展规划明目标
市育才小学领导班子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完善《学校管理实施办法》,以“坚持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为学校工作主脉,聚力擘画,谋篇布局;以“狠抓教学品质,推进素质教育”为学校
工作重点,多管齐下,推陈出新;以“全面人才培养,特色课堂育人”为学校工作抓手,打造特色,全心投入;细致描绘学校发展蓝图,有效带动学校品牌辐射,精准发力,科学发声,超前定位,带领市育才小学迈出坚实脚步,实现一次
次完美的超越,取得一项项可喜的成绩。
近3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书香校园、河南省党建工作示范校、河南省文明学校标兵校、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变革示范学校、河南省首届“金烛奖”特色学校等称号,连年被评为新乡市教育目标管理先进校,成为新乡市基础教育领域当之无愧的排头兵。
搭台子
——教师提升强基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基础。学校坚持立意新颖、切合实际,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师素养提升工作。
一是学校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搭建,以学促能。每学期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内容涉及歌曲、舞蹈、绘画、书法、乐器、朗诵、脱口秀等;成立教师读书社,每学期举办一次“朗读者”活动,全体教师通过朗诵交流读书心得,以及教师“三笔字”培训展示,教师论坛,教师课程标准考试,彩妆与形体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素质和教学基本功,激励教师不断钻研教学业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二是学校重视师资教学能力比武开展,以赛提能。为了帮助教师驾驭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全体教师每人至少上一次公开课或示范课,要求年轻教师多上多练。首先组织有经验的教师上阳光课,然后再组织青年教师上达标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虚心向名师求
教,反复磨课,形成了“以课促教、以赛促学”的良好教学氛围。同时,积极开展说课、微课比赛,以赛提能,使老师教学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三是学校重视骨干力量培养梯队建设,以训助能。学校每学期初对全体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凡外出培训的老师回来后必须上交培训心得,进行二级培训。学校举行校内“名师讲坛”,为老师带来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教育方法。
学校还先后邀请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李镇西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郑磊教授、全国知名班主任肖盛怀老师、王怀玉老师、左军娥老师、《中小学杂志社》主编谢凡、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韩似平、山东省委组织部名师专家团成员邱丽莉教授、教育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授课专家丁玉海老师等教育教学专家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开展了多期专题讲座。在“中国好老师”公益活动计划2020全国育人论坛河南分论坛上,校长李志刚和崔靖华老师和吴亚博老师进行经验分享,7000余人在线观看了报告
并留言点赞,引起强烈反响。以训促能,从理论上、科学发展的角度上提高了全体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还非常注重高素质、高学历人才骨干培养,先后引进全国“985”“211”大学优秀毕业生30人,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20多人。他们的加入,使育才精英团队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必将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前端的教育科学技术运用到工作中,为育才雄厚的教育力量再添活力。
学校科学规划教师梯队建设和精心组织师资培训工作,被河南省教育厅命名为教师发展学校、河南省校本教研实验学校、河南省校本教研先进组织。强有力的系列举措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脱颖而出,涌现出一大批青年骨干力量。近年来,学校每年都会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省级、市级各类比赛,有近200位老师分获一、二等奖,多名教师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名师、骨干教师等。
宋晓倩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董卉春被授予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周晓丹被授予河南省先进工作者;
贾瑞君被授予河南省优秀班主任称号;杨慧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教师称号;郭新颖获得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被评为河南省教学标兵;沈艳丽、白雪分别获得2019年、2020年全市教育系统“学习强国”知识挑战赛小学组第一名;陈静获得2019年度新乡市五一劳动奖章;郭新颖、孙莉洁获得市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被评为新乡市教学标兵;周晓丹等7人获得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李涛等5人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等。
同时,教师专业发展也齐头并进,有多位教师晋升中级、高级职称。目前,学校已有河南省特级教师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正高级教授1人,中学高级教师17人,小学高级教师9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6人,省名师15人,省级教育专家3人,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共80余人,市级名师10人,是名副其实的专家型历史名校。
他们带领全校老师形成“赶、比、超”的良好势头,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了强大活力。
架梯子
——全面发展细入手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命脉,素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学校立足“以生为本”,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不断创新,大胆改革。
一是将“减负工作”进行到底。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深化“减负”研究,努力探索高效课堂,大胆进行学科教材整合的尝试,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成功承办新乡市“校长论坛”,为兄弟学校进行经验分享。《新乡日报》刊发的《新乡教育减负新航标——“育才方案”受赞誉》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减负方面的创新做法,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二是采用多元化评价机制,不单单
以分数论好坏,而是加入孩子的文明道德指标、综合实践指标、经典诵读指标、书写能力指标、计算能力指标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鼓励每一个孩子做最优秀的自己。
三是广泛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学校先后开展“求知访高校”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学,感受知识兴国魅力,树立成功成才理想;开展“放飞强国梦想”研学活动,走进飞机场,欣赏科技强国成果,赞叹军事力量强大;开展“感受军人魅力”研学,走进绿色军营,牢记国防固本道理,激发报效祖国情怀;开展“彰显牧野华章”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市博物馆,领略文化博大精深,了解历史源远流长;开展“健康随我行”研学活动,走进
市中心医院,聆听专家讲解,接受生命教育;开展“致敬逆行英雄”研学活动,走进消防支队,学习消防知识,献上崇高敬意;开展“学习焦裕禄精神”研学活动,走进红色基地,倾听感人事迹,缅怀时代楷模等。丰富的研学活动促进了学生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学校对育人形式、育人环境和育人策略的深度思考,为提升学习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添砖加瓦。
市育才小学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严谨治学,凭着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教学技能,教育教学、素质教育成绩丰硕喜人,连续多年荣获新乡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在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的全市范围的“绿色调研测
试”中,连续多次夺得全市第一名;学校对语言文字工作常抓不懈,获得全市唯一一所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荣誉;河南省汉字听写大赛中,学校2015年至2019连续5年荣获一等奖,四次夺得冠军,其中在2017年更是包揽冠、亚、季军,誉为佳话,广为流传,成为同仁谈论的“育才现象”;在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河南省赛区比赛中,学生刘毓飞获得全省小学组冠军、特等奖,原铭笙同学获全省一等奖,获奖人数全省第一;在新乡市第六届“雨林杯”学生科技创新小制作小发明评选活动中,9件作品获一等奖,包括一等奖第一名。
压担子
——教育科研显成效
市育才小学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学习、反思、引领、研究”的形式,促进教师向“研究型”转变。
一是学校着力打造“阳光课堂”,鼓励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提出教师要把“我的模式我的课”作为教研目标,探索自己最擅长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学校则把“多种模式七彩课”作为教研目标,创造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阳
光课堂”。
二是进行“一校五区”集体教研活动,校区间统筹开展一体化教研活动,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研主题、统一教研内容、统一质量评价的“四统一”,实现各校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不同校区间教师沟通和交流。
三是课题研究纳入日常工作,积极参与市级课题申报和研究,主动开展小
课题研究等,形成人人有课题、人人做研究的良好氛围,将教育延伸至课外、校外,将研究和探讨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课题研究工作,实现了三个目标:一是培育学生精神特质(大气、正气、灵气、才气);二是培养教师课程意识,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三是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四是整合校际间优质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科研的开展优化了教师教学,转变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近年来,学校研究的课题获省级优秀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项11项;正在研究的省级课题4项,其中一项为省重点课题;市级课题优秀成果奖16项。
找路子
——特色课程铸辉煌
市育才小学以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知识扎实、能力超群、思维敏捷、人格健全、博学多才”的学生为育人目标,始终以“人”为核心,以实现学生健康发展为宗旨,让每个学生都有精彩的童年,为每个学生打好坚实的人生底色,推动学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校本课程——阅读课、经典诵读、书法研修、红色课程深入人心,相继编辑出版了《经典诵读》《传承基因红色》等校本教材,为学生拓展视野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校通过德育课程体系,将德育转变为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在活动中体验劳动
美。
学校积极开设“校园足球”校本课程,以校园足球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提高参与率为主要任务,以保障学生身体健康为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为指导思想,形成校园足球特色发展项目。学校以足球文化艺术节和校园世界杯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学校联谊赛、省市级足球比赛、足球小明星评选,让学生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增强信心。学校每年开展一系列足球活动,通过足球才艺展示、年级全明星对抗赛、师生足球交流、亲子足球运动、趣味足球比
赛、足球操比赛、足球知识讲座、嘉宾来校指导等,在全校形成了校长会踢球、老师懂足球、学生爱足球的氛围,促进学校足球水平的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市育才小学最先提出“毕业课程”这一全新理念,通过创新开发系列实践课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每一位育才学子的人生奠基。学校的毕业课程以“实践能力、未来学习力、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意识、理想与志向”为五大核心目标,制定了“育才历史、育才环境、校园文化、我的成长、展望未来”等十大课程内容,开展多样的、长效的、实践活动,达到了“知校史增斗志”“忆
成长留美好”“懂感恩会做人”“奠基石益终身”的效果,拓宽了学校育人育心的工作思路,提升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提高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毕业课程”在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百度云在线直播,点击率达上万次之多,课程分别被中国网、中国教育网、省市多家报社、电视台竞相报道。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市育才小学已经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每一位育才人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不断推动学校教育质量快速发展,为打造育才一流名校品牌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