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道席
黄河下游滩区生产堤长期客观存在,给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为推动滩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对现有生产堤的存废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有一个多方能共同接受、相对较好的交待。对此,
我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对于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要“因滩施策”,不能搞“一刀切”。东坝以上滩区安全建设要以防护堤模式为主,尽可能保滩运用。对东坝头以下低滩区的治理,要以“三滩分治”模式为主,尽可能减少对防洪的不利影响。二是建议加快推进滩区防护堤和桃花峪洪水控制工程方案的前期工作,在滩区防护堤的基础上,通过桃花峪洪水控制工程或东坝头以上滩区分区(滞洪)运用,削减花园口超万洪量1.26亿立方米~6.16亿立方米,将滩区防护堤设防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