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专家简介
段光奎,主治医师,2007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从事临床眼科诊疗工作十余年,科室骨干,擅长角膜塑形镜验配、准分子激光(飞秒等)手术治疗。
段光奎积极投身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中,多次代表医院和科室下基层、进学校,积极宣传近视防控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推广普及儿童青少年视力档案的建立。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首次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并强调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目前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还只在政府和医疗机构层面防控,还远远没有普及到每一个家庭、家长,很多家长对于何时防控、如何防控知之甚少。下面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预防方法及原则
1.应增加户外运动,避免过多的近距离阅读,另外户外充足的光照强度也有利于预防近视的发生。
2.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连续近距离阅读30分钟~40分钟,休息远眺10分钟。“注意用眼卫生”有两个重要原则。原则一:“一拳、一尺、一寸”,读书写字时,胸口距离桌子一拳,眼睛距离书本一尺(33cm),握笔手指距离笔尖一寸距离。原则二:20-20-20法则,每近距离阅读(写字、读书、用手机、电脑等)20分钟,眺望6米以外20秒。
3.尽可能避免接触电子视频终端设备,或推迟接触的年龄。电子视频终端设备的使用属于近距离用眼,另外屏幕
的分辨率、亮度、闪烁频率等一些相关因素对近视的发生发展也有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健康成长,儿童需要少坐多玩》报告建议,2岁以下的幼儿不要接触任何电子屏幕,2岁~5岁儿童每天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4.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屈光发育档案是最好的近视预警方法。屈光档案包含病史、眼部检查及屈光检查项目,通过数据的前后对比,确定近视发生发展情况,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从3岁开始,每半年做一次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散瞳验光),把验光度数记录保存,同时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眼压和身高等数据,记录并保存。儿童青少年期容易发生的斜视弱视等常见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近视控制的策略
孩子一旦近视,应该积极地寻求矫正和控制方法,有些家长认为“近视戴
镜越戴越近视,不戴镜反而能控制近视增长”,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作为家长应该经专业医疗机构的检查后做出合理的选择。
1.高质量的眼镜验配。验光配镜易学难精,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验配过程中,镜眼距离的变化、镜架选择是否合适、眼镜配装有无不当、足矫欠矫的把控等均会对近视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角膜塑形镜,简称OK镜,是一种特殊的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通过改变角膜的几何形态,从而暂时降低一定的近视度数,是一种可逆性非手术的物理矫正、控制近视发展的治疗方法。适合于8周岁~18周岁的青少年,由于此阶段学习压力较大,近视发展速度快,且不适宜手术治疗,故能够有效地抑制近视发展速度的角膜塑形镜,得到了推广及应用,目前其临床效果亦得到了医生及患者的认可。
但是,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建议到专业眼科机构验配并做好定期的随诊、复查。
3.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目前临床研究证据表明阿托品对儿童近视控制是有效的。但是,由于我国药监局还未批准低浓度阿托品作为控制儿童近视进展使用,故我国目前临床一线未广泛开展此种控制方式,如果有孩子在使用此类药物,建议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应用。
4.18周岁以后,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摘掉眼镜。目前主流的激光手术方式有:全飞秒、飞秒、Smart全激光,对于部分度数过高或者角膜厚度不足者,可以选择ICL(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式。不同术式适合不同的患者需求,各有利弊,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市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