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7月22日 星期

凝铸黄河精神弘扬黄河文化


崔学军

历史已经证明,黄河文化担当着传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始终处于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是承载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的主流,是链接中华文明和绽放灿烂文化的主干,是延续历史文脉和构建中华文化的主体。作为东方文明的史前曙光和文明摇篮,聚焦思想内核、凝炼黄河文明,系统梳理黄河的主要精神,对于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具有直接的现实指导作用。

第一是敬业精神。也叫守业、守成,主要来源于我们河洛文化关于“天下之中”的说法,就是守中、守正、中正之意,也叫传统、正统之说。从文化根源来说,夏之《连山》、商之《归藏》尽管现已失传,但据考证也是反映古代历史地理人文方面的内容,极有可能是《周易》的上上篇文章。《易》学就是伏羲等先祖通过面向北方的五行(太行山)再观测日月,分析天时、地理而演绎出的“八卦”学。这里就有一个“定中”的大学问,就是测出了黄河与洛河的交汇处,也叫“河汭”或“洛汭”,也是我们“中原”最古老的指向。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在“周召分陕”之前,由周公测地理、召公观天时而锁定了“天下之中”登封。黄帝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后,在这里铸成“天、地、神”三鼎,大禹治水后又将天下划分九州并铸“九鼎”,加之春秋楚庄王、战国秦庄王相继问鼎中原,“中”文化在这里深扎生根。自古中原黄河流域这个位置,人类在这里居中而兴和逐鹿中原。

第二是实干精神,“面朝黄土背

朝天”是这里千百年来的一句口传文化,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有了这个文化,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粮仓”。发挥这里水利充足、土地肥沃而盛产粮食的优势,还借助陆运、漕运优势,历朝历代在黄河流域建设多个国家粮库基地。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都是实干精神的精准展示。

第三是认真精神,历史上,黄河流域长期处于京畿要地,又习惯参与国家治黄工程,思想维护正统,认真做事、正经工作、不出差错是认真精神的具体体现。认真精神还源于文化传统,黄河故道民权县的白云山寺庙悬挂有康熙皇帝题写的“认真”牌匾,教化官民做人做事一定要认认真真。武陟县嘉应观的道观文化体现的也是认真精神,御制铜碑偷工减料后的“熔合”精度、观立石碑的账本清单精准到“丝毫、忽略”,观殿主楼因为“三兄弟”竞技而展现的“齐缝墙”等等,充分展示了“认真可以弥补技术上不足”的认真精神。

第四是文匠精神,一部治黄史,一部治国史。黄河文明、黄河文化孕育出层出不穷的文化匠人。列子、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管子,以及司马迁、董仲舒和建安文学、魏晋风流、“唐宋八大家”、程朱理学的大家等,绝大部分都来源并发展繁荣于黄河流域。特别是老子著经、孔子讲学都是在域内完成。中国历史文化巨著大都产生在这里。传说中的夏《连山》、商《归藏》和周《易

经》,这三大文化瑰宝都出自黄河流域,还有《尚书》《诗经》《黄帝内经》、《春秋》《山海经》《史记》《水经注》等古巨著也都源于此。

第五是创新精神,也叫开放、发展精神。黄河流域,特别是在下中游地区,一直是炎黄、华夏文化与其他各民族接触、碰撞、交汇之地。即使是打一仗、也进一步,这个初具学习交流的平台,奠定了黄河文化秉持开放包容和学习发展的基础,也是逐渐形成多民族文化(中华)的根本基因。黄河流域是历史上人口交流的出发地,人口迁移首先是在黄河流域内流动。大禹带领华夏民族“三战三危”,使羌族沿着黄河中上游先向西,而后再折向南进入了长江流域。东汉以前,移民是沿着黄河向东北方向(河北)流动,因为这时的河道是从孟津直接折向东北,穿越今天的焦作、新乡、鹤壁、安阳、邯郸、沧州(黄河改道后,就形成了现在的豫北、华北平原)等地至渤海。东汉以后,黄河改道向南,又夺淮入海,过安徽阜阳、江苏徐州等地,这时候的人口流动就朝向了长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直至闽粤地区。偃师县、固始县境内的河洛迁徙集散中心,以及南方建有的很多宗族祠堂,见证了黄河文明的传播过程。《黄帝内经》记载黄帝与岐伯对话,将中原人本来的针灸治病,扩展到也适用于西部汤药、北部草药、东部砭石和南部火灸的疗法,创新发展中原医学,由此形成所谓的“中医文化”,就是中原黄河包容开放、学习创新精神的最好例证。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