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7月20日 星期

特殊时期的使命担当

豫飞重工集团向长垣市卫材企业捐赠蔬菜等农副产品仪式
参观指导
表彰大会
检查生活物资
向祖国献礼演讲活动现场

——豫飞重工集团强根铸魂全力做好防疫和复工复产工作纪实

孙保军古海燕鲍文斌 刘天石文/图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次大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豫飞重工集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豫飞重工集团以党建“红色引擎”激发出强劲的“红色动能”,思路、举措清晰而有力,全体干部职工上下统一,党员带头冲锋在前、奋战在先,用担当和奉献践行着初心和使命。豫飞人汇聚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双胜利”。

危难关头显担当无偿保供一线忙

庚子年初,举国抗疫。往昔熟悉的生活被按下“暂停键”,而与护佑生命相关的一切,却全面按下“加速键”。

特殊时期,为让口罩生产企业有足够的“口粮”,豫飞重工集团上下联动、全力以赴担当起无偿保障长垣市卫材生产企业生活物资供应的重任。

新年凌晨3时,格外清冷。位于大广高速长垣市出口西侧500米的中原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却是灯火通明,忙着卸货、装货的人们头顶冒汗。负责招商的副经理金士礼,手拿清单,在多个商铺间奔忙——这段时间,他的身份不是市场管理人,而是普通的食材采购者。

“我也货比三家,要让卫材企业的一线员工吃上最新鲜的食材。”金士礼说。为20家卫材企业配送食材,可不是件容易事,要确保进出货质量安全,全力保障生活物资需求,要提前一天统计下单,凌晨开始安排货源,接着要规划配送路线,最后协调装车运输……市场专门成立工作组,配备3辆厢式货车,从凌晨3时忙到下午5时,把一天最少6吨多、最多15吨的蔬菜水果,马不停蹄地送到分散在长垣市各地的卫材企业的后厨,保障生产一线人员吃得好,有充足的体力和干劲投入高效生产中。

“这般辛苦,你们理应挣得盆满钵满了吧?”“不不不,这些全部免费,我们一分钱也不要。”金士礼连连摆手。中原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豫飞重工集团旗下的子公司。面对疫情,该集团的全体员工纷纷伸出援手,捐出50多万元善款。经集团董事会商议,这些善款变成了“口粮基金”,变成了一根根大葱、一个个鸡蛋、一条条活鱼,进入长垣市卫材企业一线员工的口腹之中。

“员工免费就餐,伙食得到改善,我们打心底感谢豫飞重工集团的义务配送员。”长垣亿信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杨凤娥说,“豫飞人送来的不仅是企业急需的食材,更多的是企业急需的精神支持。他们的举动让长垣市企业感受到了巨大的温暖,产生了新的信心和动力。”

配送10天,每天食材的价值都在5万元以上,最多的一天购置金额超过15万元。豫飞重工集团员工捐赠的“口粮基金”实际上早已花完,目前全部由该集团承担。豫飞重工集团董事长郭章先拍板:“只管送!花多少钱我都认。”在接到向长垣市政府指定的所有卫材生产企业无偿保障生活物资供应的任务后,该集团党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紧急抽调中原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党员干部和骨干,组成物资支援队,全力拓展货源,想方设法从全国各地农产品市场源头调剂生活物资。

“我们别的没有,有的是食材进货渠道,可以拿到最新鲜的水果蔬菜。”郭章先说。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民营企业,绝不发“国难财”,不挣“扎手钱”。为卫材企业免费配送食材,虽然要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他们无怨无悔。

据了解,豫飞重工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中原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地处豫鲁冀3省交界处,是豫北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在这里汇聚了山东大葱、鄢陵苹果、内蒙古土豆、山西陈醋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农副产品,辐射半径近200公里,全年向周边发送农副产品100多万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该集团党员干部坚守岗位,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始终奋战在抗疫情、保民生的最前线,扛起助力防控、保障物资供应的责任与担当。中原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4小时值班值守,为疫情期间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稳定作出了贡献。

按下复工“启动键”生产防疫两手抓

越是危难关头,越能体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力量;越是关键时刻,越能彰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战疫时刻,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冲锋在前,生动展现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该集团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与多源发力全面复工复产的良好局面。

豫飞重工集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复工复产计划,确保生产和防控“两手抓、两不误”,全力以赴在特殊时期早开工、抓生产、抢订单、占市场。

该集团在为每名员工配发口罩等防护用品的同时,从防疫物资、就餐安排、员工住宿、员工班车等方面采取措施,切实做好全方位保障工作,让所有员工安心、家人放心,使员工快速返岗,保障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全面投入生产。各子公司严格落实集团部署,有序组织生产,各生产车间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该集团旗下子公司市起重设备厂责任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出口尼日利亚项目、军品项目、RP项目、上海宝钢、中国电建、中铁隧道等项目接踵而至。面对市场订单多、国内外重点项目多、生产任务重的情况,党员干部克服困难,认真谋划,积极应对,根据生产需要,争时抢速,合理安排生产班组延时加

班,并做好加班人员下班回家的保障工作,力争把疫情耽误的时间补过来。河南豫飞鹏升锻造股份有限公司面对柳工、中联重科、大起等重点客户交货期急的情况,时刻掌握班组情况,想方设法召回生产人员,积极组织生产下料备料,为全面投产做足准备工作。

该集团各公司党员、干部充分发扬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坚守岗位,勤巡视、细操作、快消缺、精配置;充分利用生产空间,完善生产计划,盘点仓库物资,充分利用资源;物采系统加强与供应商联络沟通,对接物流,协调解决原料、运输等问题,全力确保生产机组稳定运行。

其间,省委调研组、市委书记张国伟等领导先后莅临豫飞重工集团调研,实地查看企业复工复产、生产经营、产品销售等情况,并对该集团统筹推进防控生产“两手抓”,加快项目建设,全力开拓市场取得的成效,以及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给予充分肯定。

目前,该集团正全力推进新兴环保产业发展,加快土壤修复装备项目和水污染治理一体机的推广应用,带动环保产业多链条协同发展;抢抓机遇,利用现有军工产品配套优势,加强军民深度融合,提高军工配套能力,扩大军工装备市场。与此同时,利用现有资源优势,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服务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产品研发,推动产业升级转型,转换增长基,提升核心竞争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从积极响应到主动请战,从星夜前往到连续作战,从捐款捐物到一线值守,从保障物资供应到全面复工复产,豫飞重工集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全面进入“战时”状态,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热血和责任守护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光明,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力量。

培育工匠铸精神“豫飞”振翅欲高飞

近年来,豫飞重工集团面对国内外重工企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勇挑实体经济振国兴邦的历史使命,坚持走自主创新、科技领先、精益制造的装备发展之路,集团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成为一家以装备制造为主业,集新兴环保、新型建材、农业物流等多板块协同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在我市、全省乃至国内起重行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豫飞重工集团占地面积2000余亩,员工3000余人。短短10年时间,企业规模扩张,产业快速升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该集团拥有“豫飞”“腾升”“鹏升”三大知名品牌,集团旗下“豫飞”“腾升”两大品牌起重产品,占到国内大运载火箭项目、卫星发射基地项目的90%以上。该集团生产的造船门式起重机、港口门座起重机、散料装卸船机、军用特种起重机、通用起重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水电、港口码头、钢铁冶金、军工等多个高端产业领域,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英国、日本、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从单一到多品种,在原塑料机械产品的基础上,开发研制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港口机械、起重机新产品,并完成了产品由通用起重机到集成化、成套化、智能化大型港口机械、造船设备、超高安全性能特种起重机等高端产品的升级换代,科技含量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大增强,产品广泛应用于港口、交通、冶金、核电、环保及国防建设等领域,从国内市场跻身于国际市场,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立潮头。

思想创新,引领企业张力。郭章先视职工为家人,倾心倾力打造幸福企业,提升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扶贫济困,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社会和全体职工的普遍赞誉。正是在郭章先创新思想的带动下,豫飞重工集团勇于开拓创新,实施科技兴企,致力于民族产业振兴,集团全体干部员工奋斗拼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企业持续创新发展。通过产业转型、产品升级、技术创新等重大战略举措,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管理创新,凝聚发展动力。豫飞重工集团加强统筹管理创新能力,致力打造精英团队,深化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优化改革,进一步进行资源整合、流程再造等内部改革,重点将人、财、物等各类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效率,责、权、利有力结合,实现效益最大化。创新管理带来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凝聚创新动力。该集团上下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干事创业,集团及各子公司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多个项目及科技成果获得省、市、县(区)政府的资金支持。

科技创新,激发品牌活力。豫飞重工集团坚持走自主创新、科技领先、精益制造的装备发展之路,全面实施创新体系建设,在已建成的省技术中心基础上,建设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及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已拥有国家专利150多项、发明专利20余项、技术进步奖30多项,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甚至赶超国际水平,实现了由通用起重机向高端智能起重装备的跨越。该集团生产的高性能防爆变频起重机、远程智能控制起重机等军品起重装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造船、火箭制造领域。竖井起重机、斜井起重机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核电水电和新型铸造行业等多个尖端领域。“豫飞”品牌的门座起重机、装船机、卸船机等高端港口机械类产品,广泛服务于国内重要港口码头。该集团自主研发的中国最大起升高度水利水电竖井起重机(扬程600米)、1200t/h装船机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自主设计制造的450/80t电动双梁起重机属国内首创,1600/160KNA型门式启闭机得到水利水电行业的高度肯定。该集团在军工装备、水利水电、港口机械、吊钩等高精端市场上独占鳌头,拥有绝对的产品优势,引领行业的发展。

文化创新,挖掘发展潜力。豫飞重工集团将制度文化、组织文化、人才文化、品牌文化,特别是党建文化融合到集团的企业文化之中,培育具有集团特色的创新型企业文化。在该集团各子公司,通过定期开展干部员工思想教育、人才培养、技术比武、名师带徒、党员示范岗等各项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开办青工特训班,从各公司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作为培养对象,为该集团发展储备中坚力量。通过控本增效、增加效益,激发和凝聚员工的归属感,增强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将经营成果惠及员工,实现投资人、员工、社会共享利益,让集团全体员工有获得感、幸福感,营造企业有生气、员工有士气的良好发展环境。

在豫飞重工集团的展厅里,一块块展板记录着集团砥砺前行的足迹与辉煌:从1955年,市起重设备厂建厂到2009年豫飞重工集团成立,从单一起重产品到集团多元化战略发展布局,豫飞重工集团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产品结构稳步调整,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国内外市场稳固拓展,经营形势稳中向好,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呈现出多点突破、百花齐放的局面,集团整体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功成事遂,欲登绝顶莫辞劳。有不忘初心的红色企业精神,有勇挑民族企业振兴的红色责任担当,我们相信,未来的豫飞重工集团一定会搏击长空,振翅高飞。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