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各类民事纠纷案件135起,挽回群众损失80余万元,调解完成率达100%,荣获“封丘县诉调对接多远化解一等奖”“新乡市十佳调解员”“新乡市优秀调解员”“新乡市十佳人民调解员”“新乡市信访调解能手”……这是李应荣担任专职调解员不到两年时间里取得的“成绩单”。
15个小时连续作战,啃下16年的信访“硬骨头”
2018年11月,刚刚上岗的李应荣就接到了领导交办的一个长达16年的信访旧案。应举镇杨村两户群众因生产路发生纠纷,当事人多次赴京上访,4任镇领导提到这个案件都头疼。由于上岗时间短、调解难度大,李应荣感到压力倍增。为了啃下这个“硬骨头”,她骑着电动车往返奔波了1个多月。时值11月份,天气越来越冷,她每天骑着电动车早出晚归,中午有时候只吃一包方便面,深夜回到家累得倒头便睡。其间,她深入农户与当事人交心,“哪里有人就把工作做到哪
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磋商,当事人双方逐步缩小了分歧,最终达成和解协议,这个困扰当地政府16年的信访旧案终于调解成功,她也因此成为了当地的“新闻人物”。
矛盾不上交,疫情期间化解21年纠纷
今年年初,疫情暴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李应荣到城关乡汪寨村化解一件21年宅基地信访纠纷案件。在调解过程中,为了缓解双方当事人情绪,李应荣和他们先从家常里短说起,逐步缓解了紧张气氛。她趁热打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经过数天不间断的沟通,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又一块“硬骨头”顺利解决了。
情暖人心,关键时期融化邻里坚冰今年4月,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应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了西獐鹿市村一件因宅基地争议而发生的信访纠纷案件。为了及时化解纠纷,防止矛盾升级,李应荣立即带领其他调解员对这起纠纷的形成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一边寻找突破口,一边耐心劝导当事人理性表达诉求。通过听取双方各自陈述,又经过多方取证,李应荣找出了双方争议的原因,连续几个小时给双方做思想工作,最终双方不仅达成了和解,而且还将一面“服务一流热情周到运筹帷幄协调有方”的锦旗送到了应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创新调解方法,做百姓的贴心人
有人说,“矛盾纠纷调解就是和稀泥、是搅拌机、是两面脸。”但李应荣认为,人民调解员调解的是矛盾,调解出的是社会和谐,调顺的是民心。她在具体矛盾纠纷化解中不断思考,认真总结,积极创新调解方法,摸索出了适合乡村民事案件“四宜”与“四忌”调解法,即宜说“知心话”“通俗话”“事实话”“真情话”,忌打“老爷腔”“教授腔”“娘娘腔”“八股腔”。她也靠着自己独特的调解方法和一片真心,成为当地百姓解忧愁、送温情的贴心人。
(胡潇雨张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