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翟京元
编者按
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即将收官的关键期,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觉扛稳“抓党建、促发展”政治责任,弘扬战疫精神,传承新乡先进群体精神,以科学机制、有力举措,固本夯基、筑垒扬旗,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自即日起,本报推出《党建引领出彩先锋》专栏,发掘典型、交流经验,以资借鉴。
一
很多人认识延津,是读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小说中“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讲的是“延津人”的“出走”和“回归”,“走”是为了生存,“回”是追求新生活。
恋乡情结,生长在中国人骨子里,穿越历史,故土已是热土。
时下,走在延津这片土地上,你听到的,不仅有散落历史的名人轶事,也有沧桑百年的二夹弦,这里不仅生长出“中国第一麦”,更有正在书写的乡村振兴故事。
你会发现,无论是精神的指引,还是经济的领跑,在延津的历史上,你很难找到一个“典型”。然而,对于一个县域或一个乡村,榜样的引领作用却又无比重要。
如同一群飞翔的大雁,要经历风雨到达目的地,最重要的是有一只领头雁。
头雁勤,群雁就能“春风一夜到衡阳”,头雁懒,只会“万里寒云雁阵迟”。
二
魏奇先是1997年高中毕业后出去闯荡的,这名延津县王楼镇张杏庄村的后生,先是在焦作钢管厂当工人,凭借爱钻研勤学习,28岁就被推选为厂长。后来,他注册一家建筑公司自主创业,不到10年公司产值就达到2100万元,并成为村里的成功人士。
他是一个恋家的人,即使在外创业奋斗,也时常挂念着老家的人和事。凡村里有红白喜事,他必会到场;每到过年,他给村里80岁以上老人发放慰问金和鸡蛋;村里修路架灯搞绿化,只要有需要,他捐款从不含糊。
有一次,堂弟结婚,要用他新买的轿车。等他来到村里,恰逢一个五保户的遗孀要回娘家,这名遗孀有精神障碍,无助的娘家人手足无措。魏奇先撇下堂弟,帮助这家人安全回家。先不说这名遗孀呕吐脏了新车,村民仅从这个举动,就认定魏奇先心存善念。
2019年4月份,43岁的魏奇先接受王楼镇领导邀请,回到张杏庄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多年来,眼看着周边的村子搞得有声有色,再看张杏庄村,村里还是泥泞的土路,集体经济空白,干群关系紧张,群众满腹怨言,魏奇先何尝不心焦,何尝不想干出一番事业。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谁知道,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就给他浇了一盆冷水。全村60多名党员,来的没有几个。在失落和迷茫时,他接到了县委组织部邀其参加“农村党支部书记论坛”的通知。论坛上,延津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开钊的讲话让他茅塞顿开,信心大增。
论坛结束后,魏奇先马上自费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到获嘉县照镜镇学习,东彰仪村、楼村别具风格的住宅楼,婀娜多姿的景观树,整洁漂亮的村居环境,极大地刺激了张杏庄村的观摩团,他们心情激动、眼热心跳,恨不得立马回去改变落后面貌。
几个月后的8月16日,市委书记张国伟到张杏庄村调研时,张杏庄村的村容村貌已经焕然一新。道路硬化了,路灯架好了,树木栽上了,家家户户的谈笑中都透出自豪感。
谈基层党建,谈经济发展,谈乡村振兴,张国伟书记足足听了50分钟,关键之处,不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今年年初以来,延津县开始探索实施“30头雁培育工程”,魏奇先是“头雁”之一。据介绍,“30头雁培育工程”以德为先,旨在将一批想干、能干、会干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培养对象,打造在全市有一定影响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先进典型,形成头雁先飞、群雁齐追的“雁阵效应”。
正如所想,有了领导的勉励,组织上的肯定,“头雁”魏奇先的动力更足了。如今,村里的田园产业搞得红红火火,坑塘养鱼万事俱备,服装加工厂正在筹建,一个美丽乡村的构想呼之欲出。三
如果说魏奇先是“出延津”又回来的,范士才则是一直安守本土。
小潭乡政府西南4公里,延津县小潭乡
潭龙街道小吴村,范士才担任村干部10多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也有6年。这个有着1524口人的村子,在2016年有45个精准识别贫困户,脱贫攻坚是一项重要任务。
要发展,必须干群一心。2015年,他先从党建抓起,实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决不让群众办事等干部,推行网格化管理,坚决让群众矛盾不出村。凝聚了党员干部,得到了群众认可,发展经济就走上了快车道。
从2015年年底开始,范士才紧盯产业种植优势,通过群众大会推荐致富能人,流转土地发展胡萝卜种植业。历史上,小吴村的土质多是黏沙混合型,非常适合胡萝卜生长,被誉为“贡参”,明朝万历年间就曾作为贡品,名扬天下。
如今,全村3300亩土地,2200亩发展胡萝卜,产品畅销海内外,今年,村里正在筹建300吨冷库,发展深加工,胡萝卜正在成为群众致富的拳头项目。
依托产业脱贫推进示范村项目改善村内基础设施,通过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全覆盖,最终实现真正脱贫,“头雁”范士才的路子越走越扎实。
还有延津县石婆固镇南秦庄的秦天周,通过改造河沟种莲,成为立于乡间的诗人;还有丰庄镇李皮寨村党支部书记黄玉玲,发展大棚甜瓜,带领群众打开致富门。
自“30头雁培育工程”开展以来,全县339个行政村,韩开钊跑遍了305个村。韩开钊说,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服务群众”,紧密结合“十星支部”创建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制定积分管理办法,对“30头雁”有奖有罚,有进有出,全县村党支部书记创先争优、比学赶超、勇争一流的干劲得到激发,“雁阵效应”初步显现。
黄河故道,万木葱茏。试看头雁展翅飞,群雁高歌比翼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