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保树 秦文胜 文/图
随着中招日子的临近,初三毕业生的家长聚焦于各类高中学校信息。新乡市第二中学(下简称二中)的咨询热线火爆到很难打通了。记者了解到,大多数家长都在咨询创新实验班的情况。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二中创新实验班:优异教学成绩初现端倪
高一(6)班学生韩泽华,中招成绩636分,高出了附中统招线628分,一中统招线625分,他完全可以进入名校一中、附中继续深造,但他毅然选择了二中创新实验班。他说,三年初中生活,我就喜欢上了二中,喜欢这里的老师,喜欢这里的同学,喜欢这里的环境,更喜欢这里的氛围。我是个不喜欢压力大的人,在二中,我感觉如鱼得水。通过与同水平而去了名校普通班的同学相比,我更坚信了我的明智选择。那个同学现在的成绩已被我甩下一大截。
这也许是名校普通班与二中创新实验班的迥异吧。
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花开的梦想;这里,每一间教室都荡漾着智慧的芬芳;这里,每一页日历都珍藏着成长的辉煌;这里,每一个学生都能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潜能和天赋;这里,是莘莘学子潜心学习、全面发展和自由成长的沃土。
说起创新实验班,二中主管教学的校长孙华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高一、高二期末考试的一本过线人数由往年同期的十几人、二十几人,到现在的一百二三十人,有了质的飞跃。高三年级在模拟考试中突破了几年来几十人的瓶颈,突破百人大关,向一百五十人迈进,2020年的高考佳绩可期。
这些数据有力印证了二中近年来飞速发展的轨迹,也充分体现了该校强大的人才培养能力。丰硕的办学成果,源自学校的名师团队,“6+1”教学模式、激情教育等创新举措,也受到教育主管领导、教育同行及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二中创新实验班:优秀的教师团队奠定坚实基础
谈及创新实验班开设初衷,二中校长李华轩说,为给优秀应届初中毕业生提供更合适、更科学和更人性化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努力探索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选拔机制、有效途径、培养模式、实施方法和评价体系,自2018年经市教育局批准开始设置创新实验班,当年就招收了53名优秀学生。正是这53名学生,给二中带来了新希望,带来了新提升,带来了新变化。二中吸引来了中招成绩642分的生源。全校教师群情激奋,决心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决心培养出高品质人才,促进二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二中“新乡一流、河南知名”的办学目标。
为办好创新实验班,提升优生“加工”能力,二中高度重视创新实验班的教师队伍建设,为创新实验班配备了最优秀的任课教师。他们选用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的特级教师、新乡市名教师和新乡市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组建实验班教师团队。每位教师都是自带光环,金光闪闪的:
高一创新实验班班主任陈菊芳老师:省骨干教师,市级模范班主任,市级优质课一等奖;
数学老师张雅昕:市模范班主任,市教学标兵,市骨干教师,市优质课一等奖,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
语文老师沈田秀: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骨干教师,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市优质课一等奖。
高二创新实验班班主任孙平老师:高级教师,数学教研组长,省优质课一等奖,市学科带头人,市专家组成员,省骨干教师;
语文老师张传红: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优质课一等奖,省骨干教师,市名师;
物理老师赵东庆:高级教师,物理教研组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师大硕士生校指导老师;
化学老师郭艳红:高级教师,省骨干教师,市优质课一等奖,市模范班主任。
这些老师不仅业务能力强,而且关爱学生,工作积极,甘于奉献。
二中创新实验班:“6+1”高效课堂、激情教育是助飞的两翼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效果,让课堂焕发出活力,让学生“学并快乐着”,二中开展了高效“6+1”课堂教学改革。
高二年级主任武申详细解读了高效“6+1”课堂教学改革。
她说,高效“6+1”课堂教学改革分为精细备课、高效课堂和课后巩固三个部分。
一是精细备课,即“三备两研”,也就是每一节课都经过了个人初备、集体研备、个人复备和集体初研、集体复研。在组内合作中,实现了取长补短。精细深入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二是高效课堂,将课堂分为“导、思、议、展、评、检”六个环节。导,即导入,3分钟,教师利用各种方式,实现由旧知向新知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思,即思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研读教材,发现未知;议,即讨论,6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小组讨论“思”中产生的问题和教师指定的问题;展,即展示,10分钟,学生代表小组展示讨论的成果,相互补充解决“议”中没有议出的问题;评,即点评,8分钟。教师精讲点评,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补充更正学生展示的不全面或者错误之处;检,即检测,3分钟,检验本节课教学内容。
三是课后巩固的“1”是课后的限时练,用于巩固、提升课堂效果。
高效“6+1”课堂教学改革,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从环节设计上保证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其中导、评以教师为主;思、议、展、检以学生为主。时间上,教师的讲解占11分钟,学生的思考、探究、讨论、展示和自我检测占34分钟。教师精讲少讲,学生多言多研,尊重了学
生的认知规律,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高一(5班)学生杨琳,是从地处凤泉区的十一中考进创新实验班的。她对高效课堂有更深的体会:“打破了以前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小组讨论时,一般性的问题都被解决掉了,老师的精讲,就可以重点针对难点进行解析,提高了课堂效率。在一节地理课上,老师让小组画世界地图,我们小组8个人,团结一心,分工合作,从制表、量尺寸、画弧线、构图、填色等一气呵成,心有灵犀,相处十分融洽,得到共同提高。”
市教研室教研员魏银光在深入调研“6+1”课堂后给予高度评价:“6+1”的教学模式授课,在导、思、议、展、评、检六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小组合作紧张有序,课堂展示激情四射,教师点评精准到位。
兼职教研员、河南师大附中付帅老师特别赞赏学生高昂的情绪,认为二中激情教育进行得很好,教学设计把握到位,点评明了,目标达成良好。
兼职教研员、市一中王三朝老师认为,教学改革做到了备课充分,选题精准,学生参与度高,借助“6+1”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创新实验班、甚至整个二中的发展,更离不开学校实施的激情教育课程。
记者走进高一(5)班教室,见证了激情教育的魅力。上课铃响后,班长喊起立,全班同学整齐站直集体宣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生们目视前方,声音响亮,富有激情,铿锵有力。誓词具体、鲜明、简短、正气。宣誓后直接问老师好,老师回礼后坐下。宣誓仪式感强,唤醒
了学生的激情,激发了学生的斗志,学习效果怎能会不好?!
记者观察到,每位学生都是坐姿端正,眼睛有神,思想集中,紧跟老师,手持钢笔,随时记录重点和疑问处。翻阅书本时,默不作声,只听到刷刷的翻书声。小组讨论时,每位同学都有发言机会,发言人口齿清晰,重点突出,听者认真倾听,记下疑问,随后说出质疑,小组长负责统一形成小组意见。在展示环节,小组长负责,每人轮流代表小组发言。“我回答,我补充,我质疑”此起彼伏,学生们立正站好,手放两侧或手持书本等,口齿清晰,简洁明了。回答问题时,个个挺胸站直,声音洪亮。整个课堂活泼有趣,焕发出旺盛的学习氛围,根本不会出现常见的死气沉沉昏昏欲睡的传统教学场景,真是名副其实的高效课堂呀!
下课后记者还赶上了学生们激情跑操,见识了士兵操练般的整齐划一和勃发的青春活力。
只见学生们快速下楼,跑向操场,到指定位置集合。扎紧鞋带,自行整队,7人成排,密集排列,前后、左右零距离排列不留缝隙。听从值操老师口令各班进入跑操状态。跑操中学生们目视前方,上身绷紧不摇晃,手臂夹紧端在腰间,步伐一致,值操老师口令洪亮、清晰、有气势,学生口号响亮、整齐划一,让人震撼。
一个穿着班级号坎的学生给我普及了跑步要领。他说,两手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于腰际,两臂屈臂微微前后自然摆动,要做到前不露肘,后不露手。向前摆臂时,大臂略垂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服拉链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步~180步。这让人想起阅兵的场景。
高一(5)文科班学生刘家铭说,实验班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十分用心,我深深被他们的专业、专注而感动,觉得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他们的付出,自己实在不忍心不好好听课。说起老师的用心教育,他说,那天早读我有点头晕,细心的班主任吴翔宇发现了这一情况,悄悄地将一块巧克力塞到我手里,来缓解低血糖带来地不适。原来吴老师的办公桌里早备好了巧克力等应急用品。这让我十分感动。
高一(6)班学生朱红说,创新班学习氛围真的非常好。下课同学们的交流几乎都是学习感受和讨论题。帮教难题或者说一题多解什么的。我刚进创新班之初非常不适应,很想念普通班那种比较放松的节奏……但是过了半年适应新环境之后感觉整个人都蜕变了。可以更合理地安排时间,发现自己有很强大的能力去学习更多东西,每天早上睁开眼就先想到我要学习。上次考了年级第八名,觉得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因为有名师团队的教导,有高效课堂和激情教育,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他们是幸运的。而教师团队说起创新实验班也是豪情满怀,激动不已。
高二年级主任武申说,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大多来自周边及郊区的学校,他们听话,能吃苦。这些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聚到一起,互相激励,互相促进,成长进步十分明显,对普通班也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高二理科班班主任孙平,也是数学老师。说起创新实验班的学生,自豪感溢于言表。常言道教学相长,接手了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后,他才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他说,“高二(6)班的高子路同学高一参加数学学科竞赛,赛后激发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私下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高等数学的知识、导数和圆锥曲线相关知识,增加了数学学科的自信心。现在在数学课的课堂上已经成了老师的副手,经常对一些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意见。高二下学期之后还找我要课想给同学们讲一些典型例题。这
也带动了班里一些学生(刘沛钊、闫旭、赵祺彪、陈梓豪等)主动学习课外的相关学科知识,他们的学科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感到了教学的压力,不进步就会被超越!这也促使了我的成长。”
高一(5)班班主任吴翔宇谈起创新实验班的学生情况更是喜难自抑。他说,这届学生很有特色,不只爱学习,爱合作交流,对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也特别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他指着正在举行的“迎七一”校园合唱比赛现场说,那个字正腔圆,富有激情富有感染力的漂亮女主持很有名主持范儿。她叫段中悦,曾经荣获河南电视台朗诵大赛的金奖呢。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她居然还是个学霸。她是高一(5)文科班的第一名。看来学霸也不全是只会死学的类型,在主持方面也是一霸呢。这也说明了二中创新实验班在德育及综合素质教育方面也有独特建树。
二中创新实验班: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发展的保障
二中创新实验班:成绩初显已惊艳,百尺竿头更奋力
二中创新实验班的探索取得了很多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也带动着二中取得很多荣誉:
2018年1月,学校获新乡市“小梅花奖”戏曲大赛先进单位二等奖。2018年5月,在新乡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中分获初中、高中女子组冠军。2018年9月获“星星火炬”第十五届全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新乡市选拔赛优秀组织奖。2018年11月,学校青枫交响乐团演奏的《onthetrack》荣获河南省第二届学生器乐(管乐)节二等奖;
2019年3月,学校荣获新乡市五四红旗团委。2019年4月,二中学生处被新乡市总工会表彰为新乡市工人先锋号。2019新乡市“市长杯”比赛学校双获高中女子和初中女子组的冠军,连续七年夺冠。2019年5月,二中504宿舍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宿舍”。2019年11月,学校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2017~2019年度卓越家长学校。
2020年1月,学校荣获新乡市2019年度教育系统青少年普法先进集体。2020年2月,获新乡市体育工作先进学校。
一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二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班风优。
“我女儿所在班级,配备的都是学校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秉承着严谨、踏实、进取、奉献的教风。在教学活动中严格不失活泼,循循善诱,引导和鼓励学生取得进步。孩子们在勤学、乐学、活学、会学中茁壮成长,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他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赵静茹就是二中毕业的,考取了福建师大,能有这样的结果很让我意外。对二中的教育教学十分认可,我本有机会把二女儿赵佳欣送到附中接受教育,但我毫不犹豫地把她送到二中来,我就认可二中的教学水平。”
据悉,根据学校不断提升的教学质量和不断增加的一本人数,二中校领导果断作出决定,既要继续增加一本人数,又要培养优秀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名牌,冲北清。
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孙华良满怀信心地说,没有特别
变故,创新实验班的学生100%都会考取一本院校。我们现在争取的是让更多的学生考取985、211的重点院校。为此,二中在教务处的领导下,以年级组为依托,对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和年级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培优。以更优的师资,更具针对性的内容,更加高效合理的方式促进优秀学生快速进步,展翅翱翔。
谈及二中创新实验班及二中的未来发展,校长李华轩豪情万丈:有一种魅力叫理念构筑精致,有一种教育叫用心造就品质。二中正在以其独特的教学教育理念,放射着炫丽的光彩。在这里,二中人正在默默践行着他们的“全心全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誓言,追逐着他们的梦想,孕育着学校新的腾飞。
他说,“我国教育改革已步入深水区,进入到了普及高中教育的新阶段。我市正在打造教育强市,致力于高中多样性快速发展阶段。二中创新实验班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市高中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样本,开辟了新途径。新乡教育辉煌发展的历史上,一定会有二中创新实验班浓墨重彩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