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业局统筹疫情防控和国土绿化工作综述
2020年年初以来,市林业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服务于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制定森林新乡建设规划,完成国土绿化提速行动的各项任务,重点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及省以上生态工程、森林资源保护和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把有利于新乡优良生态环境建设、惠及人民群众的事情全力办好。这个春天,他们留下了奋斗的身影和一段难以忘却的记“疫”。
疫情防控是命令,作为省级文明单位,市林业局领导率先垂范、干部职工履职尽责。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庆贵多次到一线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分管领导也多次直接参与到分包社区庭院值岗值守;刚到任不久的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刘向阳到健康路办事处健北社区,局办公室副主任科员王红峰到红旗区渠东办事处友谊路社区,响应“战疫集结令”,在将近3个月的时间里始终坚守岗位,值守时段做到无缝交接,得到了社区和小区居民的高度认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也正是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时期。驻扎林区的森林防火专业队员和志愿者,积极融入疫情防控之中,同样的一支队伍,坚守同样的岗位,为保障生态安全和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力量,彰显了火红马甲的大爱与担当——一抹“志愿红”,情暖大新乡。
保护野生动物筑牢防线
疫情初发,事关野生动物。市林业局随即开展了以獾为重点的野生动物养殖排查及针对农家乐、饭店、酒店、集贸市场等经营场所涉及野生动物经营的拉网式排查工作。从该局领导到工作人员,深入养殖户、经营户,开展政策宣讲、现场处置,确保了“所有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实施封控隔离”“停止一切野生动物上市交易和运输”等要求在
我市得到严格落实。
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科,深入一线,指导野生动物防疫工作,疫情期间检查商超30次、餐饮单位52次、花鸟市场9次,指导全市开展执法和宣传活动94人次,严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制作“告市民书”,倡导市民不吃野味,不购买违规野生动物制品,排查了重
点野生动物的驯养防疫情况,对养殖户提出栏内登记归档,把消杀、隔离、暂停经营的要求落到实处。市森林公安局共组织清查行动700次,对辖区内的饭店、农贸市场、花鸟市场、养殖市场进行防疫检查,累计场所2057个;张贴通告、倡议书、发放传达累计16473张。全市办理各类涉林案件23起,共打击处理37人次,其中野生动物刑事
案件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收缴、救助野生动物及制品数89只,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1只。鉴于在疫情防控阶段性工作中成绩突出,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科被表彰为优秀公务员集体、市森林公安局被省森林公安局表彰并记集体三等功1次。
推进国土绿化不误时节
疫情防控给其他工作按下了“暂停键”。但“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疫情防控期间,市林业局不误时节,主动担当作为,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以“六化”建设统筹协调推进为主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迅速在全市掀起国土绿化工作高潮,完成各类造林共计31.74万亩,圆满完成春季植树造林目标任务。
工作谋划突出“早”。去年9月份,市林业局就开始谋划和准备去冬今春的绿化工作。11月21日,新乡市组织召开2020年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新乡推进会,全面部署全市去冬今春和今年的国土绿化工作。12月26日再次组织召开会议要求以严把“六关”为抓手,突出造林苗木、造林质量等工作谋划。市林业局按照实施国
土绿化提速行动和建设森林新乡的要求,对今年的植树造林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针对高铁高速绿化、廊道绿化、乡村绿化等各类造林工作制订了总体方案和专项方案,让造林工作紧张有序开展。
推进节奏突出“紧”。为抢抓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我市推动国土绿化站位高、频次多、措施实。自春季以来,市委书记张国伟先后多次督促推进绿化工作,分别以“学(先进)”“树(标杆)”“推(工作)”“督(进度)”为主题,直接带领县(市)、区委书记进行现场观摩、召开推进会等形式传导压力。市长王登喜先后召开会议,具体安排相关绿化工作。市委副书记王新军、副市长武胜军多次深入造林绿化现场调研,这一系列的高规格推动,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
国土绿化工作的重视和务实作风。3月6日,省林业局局长原永胜莅新调研指导,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的国土绿化工作。市林业局对全市所有县(市)、区国土绿化情况进行了调研指导,督促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上阵,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极大地保证了我市国土绿化各项工作快速展开。
工作方式突出“变”。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开展国土绿化工作。植树造林要进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样要保证。特殊时期要采用特别的工作方式。今年我市在推进国土绿化工作中改进了造林施工方式,变以往大规模集中造林模式为小规模、分散施工模式,以公司化、专业化
造林为主,组织本地劳动力参与造林,把疫情防控造影响降到最低。
造林标准突出“高”。全市8个县(市)均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签订了示范基地建设和技术服务协议,极大的推动了优质林果业的发展。京广高铁绿化方面,在省专家组的指导下,我市制订了高标准的绿化工作方案,突出了生态效应、经济效应、景观效应和社会效应的相统一。树立精品意识,打造高质量绿化精品工程,围绕“抓好点、连成线、形成面”工作思路,开展重要节点、重点廊道的绿化工作。市林业局下派了5个技术指导组,就各地落实把好规划关、设计关、种苗关、挖坑关、栽植关、浇水关、管护关等重点环节,狠抓造林绿化质量,进行的现场督促和指导,确保绿化工作质量。
突出党建引领红旗飘扬
市林业局突出党建引领,将参与疫情防控作为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试金石”。在3个多月的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党员干部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守在条件简陋的防控岗,不惧风雨、不畏寒冷,出色地完成了疫情防控的各项任务。办事处、社区的干部和群众对市林业局志愿者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小区的居民在值岗期间向志愿者送热茶表示感谢。这一切证明,市林业局的干部队伍是一支心怀大爱、能打胜仗、团结协助、勇于奉献的队伍,这也是
市林业局近几年持续推进高质量基层党建的结果。
市林业局提出了“规范搞党建、开门搞党建,以党建高质量推进林业生态建设高质量”的基层党建工作思路,以党建工作统领各项工作,推进业务工作开展、文明单位创建、精准扶贫、优化营商环境等。制作下发了党建明白卡,建立起了组织生活台账制度,逐步规范党建工作,并积极推进所有局属支部与农村基层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品格。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持续推进生态扶贫,市林业局在调研的基础上投资180余万元采购楸树、核桃、桃树、梨树等优质树苗,发放到全市32个贫困村(其中12个深度贫困村)帮助其发展林果业。特别是为了帮助南寨镇发展山楂特色产业,在疫情防控最严密的时期,林技站党支部书记何长敏会同南寨镇大院村的工作人员,冒着大雪严寒,往返几百公里到山西去调运优质
山楂苗,次日凌晨返回新乡,连续20个小时没有休息。为了让采购到的苗木高质量栽植、保证成活率,3月6日何长敏再次到南寨镇大院村露天开展技术培训,当地40余名果农参加培训;3月31日、4月1日,两位教授级高工带领技术人员到果园进行指导;4月15日,森防站技术人员专程开展病株普查。市林业局积极推进广大党员干部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具体工作中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让党的旗帜飘扬在牧野大地。
提升生态扶贫突破创新
市林业局立足工作实际,将林业生态扶贫工作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创新工作方法,真抓实干,切实取得了助推脱贫攻坚的良好成效。在工作理念上突出党建引领。局属所有党支部与各县(市)、区的7个扶贫村结成党建共建对子,以项目扶持、技术培训、慰问帮扶等活动为载体,真正为贫困村办实事,党支部帮扶平原示范区盐店庄发
展桃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事迹,被选为全国的林业产业扶贫典型。在工作方法上突出务实创新,提出“我们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路”思路,先后两次分树种、分人群在田间地头组织开展林果种植技术精准培训,直接培训贫困户达600余人次;自筹资金采购优质林果、用材林树苗以及农药、防虫灯等设备,直接发放到贫困村,以培育生态产业和打造
良好生活环境,来实现脱贫的“造血功能”;通过购买贫困户的粮食解决卖粮难的同时,解决了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过冬口粮”,实现一举两得。在工作实践中突出科学有序,在扶贫工作中实施产业带动和技术支撑“双轮驱动”,一方面注重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生态产业集群,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发展林下经济、林木花卉、特色林果、林产加
工、旅游康养等全产业链条,如扶持辉县市山楂产业发展联盟、新乡县和平原示范区的板材加工等,发挥产业脱贫的可持续优势;另一方面推进科技项目示范引领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林业产业扶贫联姻,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实施桃、树莓、金银花、核桃等一大批科技示范项目有力地支撑了扶贫产业的形成。
沿黄生态建设宏图正展
市林业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工作部署,抢抓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强力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工作。
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在高标准编制《新乡市沿黄生态带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与各县、区进行沟通对接,推进46个重点项目和“12+6”重大项目,打造郑州大都市区的生态绿核、郑新一体的生态纽带、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重要平台、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乡村振兴的实验区、黄河文化的传承创新样板区。目前,正在按照规划,强力推进先期启动的“6带(堤顶路拓宽绿化工程、控导工程连接线生态观光带、幸福渠路
水林提升工程等)、9园(绿色科创小镇、中原国家植物、园艺种质资源库、国家生物育种中心等)、5镇(原武古镇、陈桥生态旅游文化小镇、水墨赵堤特色小镇等)、12村(太平镇水牛赵村、李庄镇李庄新村、赵堤镇大浪口村等)、7路(官厂乡进滩路、阿尔泰山路南延等)、1片区(平原示范区西部片区开发)”等40个重点项目建设。
二是建设沿黄滩区生态廊道。以3月12日黄河生态廊道建设集中开工为契机,扎实推进沿黄各项绿化工作,高标准完成黄河生态廊道建设3.25万亩,完成投资9亿余元。平原示范区和原阳县高标准绿化全长66公里的控导工程连接线,完成绿化面积8000余亩,打
造驿站服务区、微地形等重要节点。长垣市高标准完成控导工程连接线、天然文岩渠右堤等绿化120余公里,绿化面积2.25万亩。对黄河大堤全段174公里两侧绿化进一步提升完善。
三是推进滩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按照市委、市政府把滩区打造成黄河岸边的“三园一场”的要求,努力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快封丘县黄河滩区优质牧草、平原示范区优质林果基地建设,增加滩区内以“果园、花园、菜园、草场”为主导的种植比例,通过黄河滩区“三园一场”建设,发展都市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大农林生态产业。平原示范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已完成滩
区百里花果长廊建设,为打造都市生态样板田做示范,助推沿黄滩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四是推进自然保护整合优化。为解决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部分保护区范围优化不够科学合理和其他历史遗留问题,市林业局按照部署积极推进全市18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要求各县在进行整合优化工作时,做到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强度不降低。该局局长刘庆贵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并与参会人员互动交流,解答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各个保护区的整合预案编制大都完成,市级层面的汇总正在稳步进行。